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潛入夢 !
如果是在衚衕裏粘成年嘰鳥的話,洪濤這根杆子還是有點短,這時衚衕裏的樹都很高,嘰鳥這個玩意哪兒高往哪兒爬,怎麼也得弄個8米以上的長杆子去粘,這可是一個力氣活兒,洪濤目前還舉不動那麼重的杆子。
洪濤時常在想,如果去買一根15米的魚竿去粘嘰鳥這該多牛x啊!拿在手裏也就2斤多重,不用的時候還不用扛着,收縮起來也就一米多長,用的時候一節一節伸出去,保準在這一片是頭一號,10歲以下的小孩全得用羨慕嫉妒恨的眼神看着自己,巴不得過來摸一把。
但也就是想一想,這時的魚竿還是奢侈品,就和在後世裏去買名牌高爾夫球杆一樣,一根8米長的魚竿快趕上一個月工資了,這得多燒包的人,纔會用一個月工資給孩子買一根魚竿去粘蜻蜓、嘰鳥玩去啊。
其實老年間的bj人不蜻蜓、蜻蜓的叫,他們給蜻蜓的不同種類分別起了不同的名字。比如比較常見的那種身體黃色的叫老琉璃,估計是因爲它們身體的顏色和琉璃瓦一樣吧。
除了普通的黃色蜻蜓之外,還有一種綠色或者藍色的蜻蜓,個頭更大、更漂亮,在bj把它們叫做老籽兒、老杆兒,老籽兒是母的,尾部有個圓形的東西,老杆兒是公的,體色非常鮮豔。這兩種玩意白天很少見,基本粘不到,天兒一擦黑,它們就飛出來,飛得非常快,很難抓。
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限的,也不知道誰沒事閒的總結出來一個抓老籽兒的經驗,那就是找個有老籽兒的地方,弄一個拳頭大小的白紙團,用繩子拴住,拿在手裏掄成一個圈,越快越好,然後另一隻手拿着蜻蜓網準備着。這時的老籽兒會不顧一切的往你飛舞着的白紙球上撞,你看準機會用網兜頭一撈,就是一隻。
蜻蜓網也是當時小孩自己做的,竹子當圈,用棉線在這個圈上像編漁網一樣,由外至內編成一張網,講究點的還會用不同顏色的線編出花紋來,一圈一圈的煞是好看。這玩意洪濤沒有,但是小舅舅有一把,是姥爺給他做的,手柄上還纏着銅絲。有時候喫過了晚飯,實在是閒的沒事兒了,洪濤就喊上金月,把小舅舅的蜻蜓網拿着,一路小跑跑到護城河邊上,這裏已經有不少大人孩子在輪着白紙球抓老籽兒。
洪濤必然不能和這些俗人在一起搶地方,他必須玩出花樣來,也不辜負他穿越人士的身份。別人在河岸上抓,他直接找一塊比較淺的地方,趟着水下河,站到河中間去抓。這時的北護城河水最深的地方也就不到一米,有些地方堆滿了石頭,水也就到膝蓋。
蜻蜓這種東西,來回飛是在抓蟲子喫,啥地方蟲子最多?不是岸邊,而是河水上面。當太還沒黑的時候,你低頭衝着天看一看,河面上的小飛蟲都成團,所以河面上的老籽兒也最多,都是貼着河面低飛。在這裏輪着白紙球效果最佳,而且你還不用拿着蜻蜓網來回扇呼,直接往水裏一扣就ok了,蜻蜓翅膀沾了水,一時半會就飛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