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沒有干預歷史進程的能力,但是他有讓自己活得舒服快樂一點的辦法。自從來到這個年代之後,他就一直在找一個既符合小孩身份,又符合自己實際心裏年齡的娛樂項目,可惜一直都沒找到,不過這個問題讓他無意中給解開了。有一天他在逛東四的委託商店時,突然發現了一個好玩意,準確的說是一套,這玩意叫做蛐蛐罐。
蛐蛐罐,顧名思義,就是養蛐蛐、鬥蛐蛐的傢伙事兒。蛐蛐就是蟋蟀,這個玩意可算是老少皆宜的娛樂項目了,洪濤上輩子玩過,但是和其它東西一樣,淺嘗而已,並沒深入。而現在他正好沒事兒閒得蛋疼,看到這套蛐蛐罐之後,立馬有了一個想法,應該再往深處玩一玩,於是他打算把這幾個罐子買回家去。
“叔叔,麻煩您把這幾個罐子拿給我看看。”洪濤趴在玻璃櫃臺上,叫着裏面的售貨員,國營單位的服務態度是個硬傷,那些售貨員一個個都和大爺一樣,只要不是領導來了,他們誰都不愛搭理。
“咣噹。。。咣噹。。。咣噹。。。咣噹。。。咣噹!”五聲脆響之後,三大兩小五隻罐子被那個售貨員扔到了櫃檯上,他到不怕把櫃檯上的玻璃給砸碎了。洪濤早就習慣了這個服務態度,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是在這個時代較真,那除非你別去買東西,否則去一次吵一回架。
“哎呀,小夥子,這個罐子不能這麼扔,可惜了的好東西,都糟蹋了!”還沒等洪濤伸手,隨着一陣慘叫,一個老頭就從他身後竄了過來,把那5個罐子挨個摸了一遍,這才搖着頭鬆了手。
“大爺,您懂蛐蛐罐吧,您幫我看看,這幾個罐子我買了值不值?”洪濤仔細看了看這個老頭兒,他穿着一條黑色紡綢的免襠褲,腰裏系的不是皮帶,而是一根布帶子;上身穿了一件醬色的靠紗對襟短褂;腳上蹬着一雙敞口靸鞋,襪子雪白。
這身打扮在北京有個講究,叫做下九流,指從事師爺、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時妖、盜、竊、高臺、吹、馬戲、推、池子、搓背、修、配、娼妓、打狗、賣油、修腳、剃頭、抬食合、裁縫、優、吹鼓手、巫、大神、梆、戲子、賣糖這些工作的人。其實這不算一個純粹的貶義詞,只是用來分辨等級階層的詞兒,和後世裏說別人是民工一個意思,後來說着說着就變味兒了,成了罵人的詞兒。
不過這都是早年間的說辭,到了7、80年代,穿得這麼標準的人,已經很稀罕,絕大多數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他們不習慣新式的衣服褲子,還保持着民國時期的裝束。
免襠褲就是一種沒有褲腰的褲子,俗稱也叫面口袋,褲腿特別肥大,褲腰更大,而且還沒有鬆緊帶,穿上它就像套了一個口袋,而且這種褲子沒有腰帶袢兒,無法穿皮帶,只能是把褲腰左右一撾,然後用一根布帶子繫上,或者系一條一紮寬的大板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