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六就是要看蛐蛐的身體了,也就是脖子後沿到尾巴尖的長度,這個長度如果短了,那蛐蛐就缺乏耐久力和韌性,如果太長了,就會沒有爆發力,所以最合理的長度就是占身體的61左右,符合黃金分割位。另外一點就是看蛐蛐喫飽之後,肚子不能太大,太大了說明蛐蛐身體里肌肉不足,全是脂肪,就和人一樣,喝一個啤酒肚之後,肯定打架受影響。
第七要看蛐蛐的六條腿,尤其是腿的顏色,就說明了這隻蛐蛐生長環境。凡是淺色腿的,要求腳腕處必須有紅斑,深色腿的要求大腿內側要有獨立的斑點,不能連成一片,也不能是一片白。另外還要求兩條大腿要在身體兩側分開,大腿第二節越長越好,這樣蹬地的力量足。
最後要看蛐蛐的兩條尾須,京城叫尾(引兒),這兩條尾須是蛐蛐的觸覺和平衡單位,顏色最好與大腿顏色一致,這說明這隻蛐蛐的氣血很旺盛,全身血脈通暢。
其實這八條裏,每一條還有很多細緻的講究,而且這八條裏還有很多搭配上的學問,比如說青頭蛐蛐搭配一個什麼顏色的脖子和翅膀出好鬥蟲的幾率高,黑頭蛐蛐的牙齒是什麼顏色更可能是好鬥蟲等等,不過那二爺沒講這麼多,就算講了,洪濤也記不住,這玩意是中國人總結幾千年的東西,一時半會不可能全都搞懂。
另外那二爺還教了洪濤一招迅速辨別蛐蛐是否健壯的方法,就是把蛐蛐扔到水裏,然後馬上撈出來,這時的蛐蛐會猛力彈動大腿,鬚子和尾也會來回擺動,誰踢的有力、鬚子和尾分開迅速,誰就是身強體壯的。可惜的是,賣蛐蛐的絕不會讓你把蛐蛐扔水裏做試驗,因爲蛐蛐一旦受了潮,就不能放倒竹筒裏攜帶了,需要讓它在乾燥的地方把身體晾乾,否則就會得病。
最終洪濤按照這9條竅門,自己自由組合判斷了一下,然後買了5只他覺得最好的蛐蛐,其中一隻黑頭紫翅膀紅牙的蛐蛐他最滿意,那傢伙不光長相很給力,而且個頭還大,足足有8厘重。
“大叔,下次手裏有好蛐蛐的話,儘管來這裏找我張爺爺,讓他帶話兒給我,我保證來,只要蛐蛐好,價格肯定不會虧了您!”洪濤和那7、8個賣鳥食兒的人幾乎都說了同樣的話,然後帶着5個小竹筒跟着張爺爺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洪濤先給5只新買來的蛐蛐把房間準備好,然後把它們放到了新家裏,並沒有馬上進行打鬥。這也是那二爺告訴他的,新蛐蛐弄回來之後,最好也得養上1天,讓它們恢復恢復體力,然後纔可以打鬥,最好是多養幾天之後再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