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重生潛入夢 !
而外匯卷這個東西,就不是什麼保護膜不保護膜的虛幻玩意了,這是實實在在的小錢錢。年輕的朋友可能都不知道這種種貨幣的存在,它是從1980年4月開始由中國銀行在國內發行的,一直到1995年才停止流通,1996年正式作廢,歷經了15年,爲國家聚集了大量的外匯儲備。
那什麼是外匯卷呢?它的全稱是外匯兌換卷,官方的解釋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流通可與外幣兌換的特殊人民幣憑證!
有官方的解釋自然就是民間的解釋了,民間的解釋就是:比人民幣好用、可以買到人民幣買不到的貨物的錢!
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外國人進入中國的時候,不能用外幣直接兌換人民幣,而是需要到銀行把手裏的外幣換成外匯兌換卷,然後拿着這個兌換券去指定的地方消費。這些指定的地方有高級的賓館飯店、特殊的商場、旅遊景點等等,反正老百姓基本是接觸不到。
而當時的外國人進入中國,是不能拿着人民幣去四處亂花的,官方不允許,老百姓也不敢收。至於爲什麼要轉這麼一到手,還加這麼多限制,洪濤不是學金融的,也沒研究過這個東西,反正他就知道,有了這個玩意,你就能買好多進口貨,而且因爲這個小紙片,中國還誕生出一種行業,京城人管他們叫“切匯的”、“倒匯的”。
倒匯和切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又能很有機的結合成一體。倒匯的就是倒|賣外匯卷的意思,這些人剛開始都聚集在日壇路、友誼商店和使館區裏,就和現在的號販子一樣,碰見外國人或者進出這些高檔場所的中國人,就會湊上去問一聲:哥們,有外匯卷嗎?
如果你回答有的話,他們會以人民幣和你換,當然不是一比一了,價格肯定會高一些。有些在北京久住的外國人就會把手裏的外匯卷換給他們,然後拿到人民幣去普通老百姓消費的地方消費。而這些倒匯的再把到手的外匯卷換給那些更需要的人,從中賺取差價。
誰更需要呢?當然是普通老百姓了,比如你馬上要結婚,可是家裏還缺一臺彩電或者洗衣機,但是你拿着人民幣又沒地方買去,於是迫不得已,你只能換外匯卷,然後去友誼商店或者出國人員服務部去購買。當然了,這都是82年以後的事情了,那時候北京老百姓的家庭三大件已經從縫紉機、手錶、自行車變成了彩電、冰箱和洗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