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鄉戀》洪濤不光在上輩子看過,這輩子也又去看了一遍,不光看了《鄉戀》,《追捕》、《望鄉》、《狐狸的故事》他都看了,但是讓他印象最深的還是一部國產電影,名字叫做《太陽和人》。它是根據白樺的小說改編的,這部電影引起的議論更大,因爲在電影中,主角的女兒在看到歸國畫家的父親被送進了牛棚時,曾經問過她父親這麼一句話: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着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
這時距離粉碎四人幫不久,國家改變了以往的論調,很多反思文|革、控訴那段黑暗時期的小說、電影都開始試試探探的露頭了。雖然剛開始也被輿論猛烈的攻擊,但是並沒有受到禁止,於是慢慢越來越多起來,最終形成了一個流派,傷痕文學和傷痕電影。
不過這一年的中國也不光是在反思和舔傷口,年初的時候,全國學聯等九個單位,聯合作出《關於開展文明禮貌活動的倡議》,大興“五講四美”之風。此後,又和“三熱愛”活動相結合。五講:“講文明、講禮貌、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爲美、環境美”;三熱愛:“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中國共產黨”。
這個五講四美三熱愛,配合着國家經濟改革的方針,就是那時候常說的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理論,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要共同進步。初衷肯定是好的,可惜再好的經也架不住歪嘴和尚念,最終的結果是有一隻手不光沒硬,好像連抓都沒抓住。
如果說光丟了一樣東西也還湊合了,最後大家突然發現,居然不是兩隻手,而是多出來一隻手,一隻賊手!不停的挖國家的牆角,敗壞整個社會,到底能不能砍斷這隻賊手、重新拾起兩手抓、兩手硬的理論,反正洪濤在上輩子是沒看到。
“倒黴玩意!這唱的這叫啥?抽瘋嘛這不是!”那二爺看不慣這些年輕人的做派,一邊用繩子綁傢俱,一邊嘟囔着。
“您小時候周圍人也是這麼說您的,當年您就沒玩過新鮮玩意?穿過新鮮衣服?”洪濤當然很理解那二爺的這種思維,這玩意有個名詞,叫代溝。
“也是啊,我小時候也入過幾天洋教,結果被我爸拿着柺棍追了一條街,好幾天沒敢回家。”那二爺倒是想得開,聽了洪濤的話,琢磨了琢磨自己小時候,好像也是這個德性。
“二爺,您給我說說唄,那個劉嬸子到底和您是啥關係啊?”洪濤爬上三輪車,坐到了那二爺身後,然後再次問起他已經問了好幾次,但一直都沒得到回答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