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買完了票,還不能進入澡堂子的裏面,得先把票交給過道的裏堂倌(服務員),等着他來叫號,因爲這個時代各家各戶很少有自己的浴室,要不就去單位的澡堂裏洗澡,要不就得來這種公共浴池,所以人比較多,得排隊等裏面空出位置來,堂倌纔會按照先來後到的次序安排人進去。
一般是出來幾個進去幾個,不過也有例外,比如你比較急,只想洗個澡然後趕緊走,那你就和堂倌說,我洗筐!他就會提前安排你進去。筐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進去之後沒有更衣櫃,更沒有休息的牀鋪,只有一個大竹筐,你把衣服什麼的都放進筐裏,然後趕緊洗,洗完走人。
說起老北京的文化,必須要提一提澡堂子,因爲這裏可以算是北京城裏各行各業、各階層的一個縮影,即使到了80年代,這裏依舊是普通老百姓必須進入的一個地方。
據說它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不過最火爆的時候還得是清末到解放前的這一段時間,如果您是一位南方人,因爲氣候的原因,可能對這種澡堂子接觸得比較少,但是說起後世裏的一種娛樂場所您肯定應該知道,那就是洗浴城。
洗浴城這種東西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刨去那些現代化的設備,其實就是照搬解放前的官堂。官堂就是過去專門爲大官、富翁們服務的澡堂子,從裝修到服務、衛生都是一流的,客人們不僅能在這裏洗澡,還能在這裏睡覺、打牌、喫飯、喝茶、抽大煙、叫姑娘。。。。。
解放前北京最高檔的官堂是位於楊梅竹斜街6號的東昇平浴池,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三層小樓,由於它位於大柵欄北面,南鄰八大胡同、東邊就是大柵欄商業街、西邊就是古玩市場琉璃廠,北邊就是前門火車站,所以成爲當時達官貴人的首選地,而它的三樓全部都是單間,只要您有錢,在這裏什麼都能買到。
除了東昇平之外,當時北京有名的官堂還有珠市口西街的清華池、王府井八面槽的清華園、李鐵柺斜街的西昇平、東四南大街的怡和園、壬廣福斜街的一品香等。
官堂之下就是次一等的盆堂,這裏也是一個個的小單間,單間裏有一個到兩個搪瓷大澡盆,還有躺椅、茶几等簡單的傢俱,供客人洗澡之後在此休息。來這裏的大多是政府職員、教師之類的中產階級或者帶着孩子的婦女,他們一般不會膩在這裏時間太長,只是爲了舒舒服服洗個澡。
再往下一個檔次,就是散座了,也叫池堂,裏面分成了洗澡的房間和休息的大廳。洗澡的房間裏一般都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大方池子,有溫水和熱水之分,大家都在裏面泡着,旁邊有幾個長凳供大家休息,還有幾張木牀,這是搓澡的地方。外面就是休息的大廳,大廳裏一排一排的都是牀,兩張一對,每對與每對之間用一米多高的木隔斷隔開。牀頭的上面就是更衣櫃,牀頭與牀頭之間還有一個茶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