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洪老鼠要收購李斯特銀行!提出要求之後被拒絕,然後開始敵意收購!
這個消息太轟動了,就像一顆大炸彈,把絕大多數人都炸得暈頭轉向。不管是華爾街還是沙丘路,美國金融界都不清楚洪濤到底要幹什麼。
敵意收購也叫惡意收購,在90年代以前並不罕見,但是進入90年代之後,就很少見了。因爲美國部分州對敵意收購採取了不少限制手段,大家逐漸就不再使用這種太過激的收購方式了,一般都是協約併購或者收購。不過加州和紐約並沒有這樣的法律和限制手段。做爲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按照規定,必須要把對方提出的收購要約通告董事會和股東,賣不賣那就只能看股東個人了。
遇到敵意收購怎麼辦?一般來說。如果公司業績不錯,股東比較團結,公衆流通股所佔比例不是很大,就不怕敵意收購。但在2001年,凡是和互聯網沾邊的人,就沒有幾個敢說業績不錯的。尤其像李斯特銀行這種專門給互聯網企業融資的金融行業,手裏壞賬一大堆。不賺錢,股東就團結不了,這是必然規律,大股東少了,公衆股必然多,這也是必然規律。所以李斯特銀行對於敵意收購就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對抗了,那就是拼資金!
敵意收購方要投入大量現金,到股市裏溢價收購公衆股,還得購買小股東的投票委託書,以求在最短時間內拿到公司的控股權。這樣它就可以改組公司董事會,進而改組管理層,達到最終控制整個公司的目的。想要打敗敵意收購,那就只能比對方投入更多資金,發起反收購,拉高股價,讓敵意收購方付出更大的成本,最終誰能贏,就得看誰的資本多了。
“如果你們不幫忙,我和我的銀行就完了,當他拿到控股權之後,你們也會被踢出來的!”和洪濤比起來,喬恩的資本不值一提。當初洪濤提出收購要約時,作爲李斯特銀行的董事長,喬恩並沒往心裏去,他是絕不可能再答應讓洪濤插手李斯特銀行的。洪濤在銀行裏的股份已經被猶太財團和自己瓜分了,但是隨着股災,這些股份縮水了三倍,十塊錢買來的東西,時隔兩年再三塊錢賣回去,這不是純傻子嘛,合算賺錢的時候自己喝湯,賠錢的時候自己扛大樑。
“喬恩,我們是在做生意,不是在處理個人恩怨。李斯特銀行目前的價值無法再吸引更多的投資人了,如果我們發起反收購,股價一旦被抬起來,那個傢伙突然把股票賣給了我們怎麼辦?他不光沒損失還會大賺一筆,而我們等於自己拉高了股價然後自己割肉,沒有誰會這樣乾的。你的感受我們理解,但生意就是生意,要按照規律來做,很抱歉,這次我們不打算插手。”還是那間書房,還是那個聲音,還是那個人,如果洪濤此時在場,他就能馬上認出來,希爾斯奧本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