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瞳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褚也有好些年沒見許榮了,如今宇信要他護送是假,讓他回家看看親人是真。許褚雖然憨實,但還是明白宇信的心意,當下感激地抱拳應諾,隨同老家主一起告辭離開。
沮授此時是笑得連嘴都合不上了。乖乖,這兩樁生意要是做好了,一年賺上一百萬金還真不是什麼難事,而且必然還會名利雙收。此刻沮授心中對宇信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心道跟着主公就是好。
宇信當然注意到了沮授臉上的燦爛笑容。從宇信提出造紙和釀酒兩項計劃時,這沮授就一直樂呵得不行。呵呵,看來還得重新找個可信的人來擔當這庫房管事。不然啦,這沮授可能就要頹廢了,一個好好的天才軍師不久就得變成一個鬼迷心竅的財迷。
會議開到這裏,基本上也就結束了。幽州的缺錢危機算是暫時解決了,諸位官員是苦着臉來,滿面春光地回家。經過這次集會,大夥心裏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念頭——跟着這個主公走是十分正確的選擇,以後得更加盡心盡力地做事了,不然升官發財的機會就溜走了。
這之後過了約一個月,張世平和蘇雙合辦的造紙坊正式開始運營。在第一批優質紙張出廠之日,宇信親自帶着幽州百官前去慶賀,他本人更是爲造紙坊題名“太平紙業”,所造之紙也因此得名“太平紙”。
幽州太平紙一出,因其質量優良,爲天下士人所追捧,投到市場上的紙張不日便被搶掠一空。
由於初期造紙坊未建立有效的生產銷售規模,所以紙張的產量和銷量都十分有限。天下各大士族富商都爭先搶購,一時將太平紙的價格哄擡到普通紙張的三百多倍,一封太平紙(合三百張)最高賣到了十金。
頭批約兩百封樣品紙賣出後,竟然足足賺得了一千金。這讓幽州官員看到了太平紙業的美好前景,大家紛紛想方設法求人問道,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儘管太平紙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但仍然不能滿足廣大士子的需求。這也難怪,黃巾之亂前,大漢人口約四千萬,保守估計士人佔總人數的百分之一,那也有四十萬。這每人每年哪怕只需要一封紙,也得要四十萬封,更何況士人對太平紙的需求遠不止這個數。因而,天下士人紛紛要求太平紙業提供更多的紙張。
沮授得知消息後高興得是天天睡不着覺,一天到晚那笑容就沒從臉上消失過。他也不來找宇信訴苦了,成天忙着計算有多少黃金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