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氏聽見兒子這般說,心裏雖然是偏疼小兒子樂意的,只是面上又不好明說,只得嘆道:“兒啊,娘一輩子沒念過書,是個睜眼瞎子,只是這士農工商的排行心裏多少也明白些,咱們莊稼人老實本份,守着多大碗兒就喫多大飯兒,也算是安善良民,如今爲了你弟弟唸書,倒叫你進城去做小夥計兒,伺候人的勾當,娘心裏不落忍,着實過意不去,可是你要不去,你弟弟成日裏尋死覓活的,放在家裏大不成個體統,倒叫我好生爲難……”
張三郎爲人磊落,心裏倒沒有那些個彎彎繞,聽見母親話裏話外的是願意了,就二話不說收拾了鋪蓋捲兒連夜上城,誰知道小夥子家氣力足,人家總要趕大半日的路,他走不到四更天便到了,守城的兵丁還不曾開了城門,只得貓進門洞子裏歇了一個更次,熬到了五更天,人家方纔開了城門放他進來。
正是隆冬時節,天色晦暗不明,又飄着雪花兒,雖然開了城門,街上也是路靜人稀馬滑霜濃的,沒幾個人影子,張三郎信步溜躂,正四下裏觀瞧各家各處買賣鋪戶的門臉兒,盤算着看哪一家中意,等一會兒天大亮下了板兒時候,好進去問一聲要學徒不要。
正走着,就聽見前頭小巷子裏隱隱約約的傳來打鬥之聲,這才遇見了看街老爺,兩個趁着聲勢嚇跑了賊人,也算是因禍得福,謀了這麼個更夫的差事。如今在縣城裏供職有個年的了,當年進城的時候還是十七八歲的棒小夥子,如今長到二十歲上,村中一般年紀兒的後生早都娶妻生子了,好比李四郎這樣,家裏只有一個孩子的都在少數,不少人家中也有個男花女花,兒女繞膝的局面。
當初進城謀差事時,王氏倒是十分樂意,且喜孩兒給自家掙臉面,一進城就是開門兒紅,謀到了這麼個俏活兒,一月五錢銀子在城裏不在緊要,在鄉下也是好大一筆進項,加上老閨女在家幫襯着種地、做針黹並給人洗衣裳,一年的嚼裹兒滿破也夠用了。
誰知道這一二年間,他家這老二不知怎的,上躥下跳,非要攛掇他娘給大哥說媳婦兒,原先王氏倒也不是不着急,只是老閨女還小,又是自小兒嬌養慣了的,不大樂意往外頭聘,可若是沒有這筆彩禮,家裏又實在拿不出錢來給老大說媳婦兒,王氏的意思是等幾年,攢夠了一筆嫁妝,先把老閨女風風光光的打發出了門子,再給老大說親。
誰知老二年紀輕輕的,倒是等不得了,每回來家就問大哥的婚事,把個王氏催的要不得,孃兒兩個趁着沒人的時候一過話兒,到底叫王氏問出來了。敢情是老二在城裏見私塾的同窗多有成親的,殷實人家兒還有娶妾的事,如今一年小二年大了,就活份了心思,想着成親的勾當,可是本地風俗再沒有兄弟反倒越過大哥去,先成親的道理,這才趕着攛掇他娘趕緊給大哥說媳婦兒。
不拘什麼樣兒的,早早打發了他成家立業,一來自己可以順勢成親,二來娶了長嫂進門,往後在家做些活計,多一口人養活自己,城裏攢下的換洗衣裳也有人給縫補漿洗,不像家中那個幺妹兒,嬌嬌氣氣、橫針不拿豎線不動,活脫脫兒跟個大家小姐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