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市井人家 !
張福兒見張三郎問他話,連忙陪笑道:“三爺既然在縣裏當差,什麼事情不知道,倒要小的多嘴?只是如今只怕是第一次在宅門兒裏頭當差,少不得小人還要聒噪幾句。”
說着,將這張大戶家中之事略略說與三郎知道,原來這張大戶家祖上也是別人家中奴才出身,倒不高貴,只因當日主人家做了京官兒,舉家遷往神京去了,瞧着這位張管家爲人還算是老成會辦事的,就將房裏的丫頭賞了一個與他成家,留下兩口兒看房子。
誰知那丫頭倒是主人家收用過的,沒成想只上手了一回,便弄出一個小廝兒來,這也是命中註定,若是擱在旁人身上,就惱了,雖說不敢與家主人鬧出來,到底也要打發了再娶。
偏生這張大戶又與別人不同,不但不曾惱了,反而安慰渾家不必憂心,好生養下來,就當做是自己親生骨肉一般,那些知道底細的,都說這管家厚道,不是那一等輕狂之輩,又是個多情的,不忍爲了此事休了結髮妻子。
一晃幾年過去,京里老爺因病去世,那張大戶且把孩兒打扮了一番,披了孝衣孝帽,一路哭上京城,哭倒在當日那家主人門前,只當死了親爹一般。當日太太還在,聽見是張家領着一個孩子過來哭喪,又深知當初的底細,心裏就猜着了幾分,當時熱孝未過,許多達官貴人前來弔孝,只怕給人傳了出去,名聲不好。
連忙就遠接高迎命人好生帶入內宅之中,細細的問他當日情形,那張大戶哭哭啼啼將如何含辛茹苦撫養小主人長大之事一一說了,又給那幾歲的小奶娃兒磕頭,只叫他少爺。
太太心中知道這張官家是來訛賬的,因冷笑一聲道:“管家,當日你在我家辦事勤勤懇懇多年,我與你老爺都瞧在眼裏,纔將我一個陪房丫頭賞了你,誰知一時不查鬧出此事來,到底時隔多年沒有對證,如今你鬧出來,無非是要給你家哥兒奔個前程,依我說,不如與你幾兩銀子,拿了回去做本錢,將來哥兒大了,也有個營生兒,或是請了先生來,教他讀書進學。
如今這孩子既然是你渾家養的,自然與我們無干,你依了我的話,是大家的便宜,不然鬧出來,俗話說光棍不鬥勢力,我們府上在京多年,又豈是尋常刁民輕而易舉就告倒了的,你原是我們府上的管家,這樣的底細自然明白,就不用多費口舌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