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至於,北方草原的契丹人,他們在沒有高度漢化之前,僅僅依靠所攜帶的羊羣和牛羣,就可以很方便的填飽肚子。
再加上換乘馬的大量存在,所以,建國初期的契丹人,其機動作戰的能力非常強。
等到北宋丟掉產馬的河套地區之後,契丹人,包括後來的女真人,因爲壟斷了稀缺的戰馬資源,從而奠定了對兩宋的長期戰略優勢。
後世的抗美援朝戰爭時期,志願軍部隊穿插包圍美韓聯軍的時候,兜裏裝的正是炒米,而且是七天的量,這就大大的增加了穿插部隊的機動性。
在扔掉沒用的累贅物品之後,鄉軍拔營啓程的速度,明顯加快。
趁着部隊正在整裝的機會,李中易命令火夫們,架起大鍋,抓緊時間燒開水。
折騰了一個時辰後,水囊裏補足了涼白開的鄉軍們,再次上路。
高梁寨,位於八百里秦川的中麓,正好卡在從成州東進的咽喉要道之上,距離河池縣城,距離大約一百二十多里。其中,平路有七十多里,山路約爲五十里。
按照這個時代普遍的行軍規律,平原地區30-40裏/天,山區10-15裏/天,李廷圭限令李中易趕到高梁擇駐防,顯然是在故意刁難他。
不過,李中易麾下的鄉軍,卻是這個時代的另類。由獵人和山民組成的鄉軍,無論腳力、體力還是耐力,本就超越常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