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中易是中醫大家,對於鍊鐵很陌生,可是,做實驗用的坩堝,他卻是知道一些主要材料,比如說,粘土,石墨、石英等熔點高的物質。
李中易在後蜀國,煉仙丹忽悠孟昶的時候,所造的丹爐內壁,就加了粘土和石墨。
超級耐高溫的坩堝,其主要成分,李中易是知道的,也就是氧化鋁,或是剛玉。
以現在的條件,短期內肯定沒辦法用實驗室的方法,提純氧化鋁。不過,李中易可以通過將含硅很多的粘土,製作出非常耐高溫的坩堝。
由於只需要從攪拌的鐵水坑中舀出鐵水,李中易覺得將小坩堝做成舀水的木勺子大小即可,反而方便了操作的便利性。
鍊鐵爐旁邊,到處都是用剩下的粘土,李中易看了之後頻頻點頭,黑色的石墨和石英倒是不常見。
不過,這不要緊,鐵水出爐經過攪拌之後,其溫度已經只有幾百度而已。李中易粗略製作出來的小坩堝,應該至少抗得住一千度的高溫灼燒。
動手製作的時候,李中易考慮到還是需要大一點坩堝,索性就一起做了。
李中易在粘土的中間,挖了個大洞,然後不斷的加水,水多加粘土。等這些粘土半乾半溼的時候,李中易索性親自動手,捏出十隻小號的帶柄坩堝,又做了五隻和謝小三所用的坩堝,大致差不多的形狀。
趁一窯鐵水出爐的時候,李中易讓謝小三順便把他做的坩堝以及作爲燃料的木炭,一股腦的都塞進了不大的爐內,然後用粘土將窯門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