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朝自從立國以來。在李中易之前,還從無一人,當過參知政事。
李中易未過而立之年,已是堂堂的帝國宰執,並且還是內定的儲君之師,楊向衝即使用寒毛去思考。也知道,李中易晉位爲帝國宰相。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楊向衝管轄着皇城司,耳目消息。比之旁人靈通無數倍。
在楊向衝看來,更重要的是,柴榮雖然沒有明定李中易爲儲君師傅之首,可是,以他的宰執之尊,教導太子儒學各位師傅們,很自然的就會以他爲尊。
官場的等級制度,是異常森嚴的,宰執之威,之權,之勢,冠絕百僚。
自從柴榮登基之後,刻意貶損武臣們的權柄,提拔文臣掌權。如今的政事堂,除了李中易這個有顯赫軍功,卻不通詩賦的“準文臣”之外,其餘的三位宰執,全是青一色的文官。
分管軍事的樞密院內,自樞密使王溥以下,也全是文臣。
假如柴榮沒有早亡,按照這種趨勢持續下去,武將們的勢力被極大的削弱,完全可以預想。
天子上馬打天下,下馬治萬民,窮兵黷武,是沒有前途的。
對於楊向衝來說,最要命的是,他的前途和晉升,除了柴榮欽命之外,政事堂內的宰執們,也擁有巨大的發言權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