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大虎眨了眨眼,說:“你是說。陛下不願意趙氏兵權太重?”
李中易點點頭說:“在陛下的心目之中,派韓通去南方掛帥。纔是正道理。”
話雖如此,李中易的心裏依然有些失落感。以他和李瓊的緊密關係,真到了那麼一天,只要談好了交易的籌碼,李瓊的一家人必定不會和他刀兵相見,而且會站到同一陣營。
唉,可惜了呀,李瓊終究只是個高明的政客而已,卻不是用兵如神的名帥,竟然敗給了南唐的名將林虎子。
李瓊率領八萬禁軍南下,居然喫了敗仗,以柴榮的性格,必定不會容忍這種冒犯,絕對會想方設法的奪回失去的東西。
如今,和趙匡胤交好的義社十兄弟之中,全都手握兵權,其中,石守信、王審琦、韓重贇和王政忠和趙老二的關係最鐵。
王審琦,字仲寶,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後周太祖時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顯德元年(955)追隨今上抗擊北漢入侵,以功升鐵騎都虞侯,改鐵騎右廂第二軍都指揮使。顯德三年,今上攻南唐,王審琦攻佔舒州(今安徽潛山),以功改任殿前司散員都指揮使。顯德四年三月,在紫金山寨(今鳳台東南)戰役中,王審琦率軍先登,大敗南唐軍,轉殿前司控鶴右廂都指揮使;後在濠州(今鳳陽東北)、楚州(今江蘇淮安)戰役中均立有戰功,顯德五年改任鐵騎右廂都指揮使,一直是石守信的部屬。顯德六年三月,今上率軍北進,欲收復燕雲十六州,王審琦以功升任殿前司都虞侯。
韓重贇,磁州武安(今屬河北)人,顯德元年(954)與後漢的“高平之戰”,以功升任殿前司鐵騎指揮使,現任殿前司控鶴軍都指揮使。
至於,義社十兄弟的其餘幾人,包括楊光義、劉慶義、劉守忠在內,至今不過掌握着一州的實力而已,地位和趙匡胤相差極爲懸殊,交情也比較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