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風發雨急之下,契丹人面對人數大致相當的折家軍時,並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草原民族一直萬分推崇的,按照波次推進的狼羣突擊戰術,在瓢潑的大雨之中,失去了屢屢創造出輝煌戰績的顯著效果。
弓無法上弦,就等於是老虎沒了獠牙一般,使契丹人在面對折家步軍的時候,只能採取縱馬衝鋒,硬撼折家步軍方陣的死辦法。
像獵人一般,靜靜的埋伏在一側的楊烈,站在他的角度,整個交戰的情況,大致可見。
也許是情況緊急,楊烈沒有發現折家軍的陣前擺開粗大的拒馬,不過,仔細的觀察過後,楊烈不禁笑了起來:敢情,折家的軍陣之前,佈滿了參差不齊的木頭樁子。
這些木頭樁子,顯然是臨時釘進地面,密密麻麻的佈滿了折家軍的方陣之前。
木頭樁子的前後,遍佈着契丹人、折家軍以及戰馬死屍,居然形成了一道寬約三十丈的天然屏障,嚴重阻礙了契丹人突進的線路。
爲了不打草驚蛇,楊烈並沒有貿然派出哨探,把他的方位稟報給李中易。以楊烈對李中易的瞭解,合圍滯留在中原腹地西北部的,這一股契丹人,顯然是李家軍當前最大的戰役意圖,根本不需要多做溝通,李中易便會輕易的猜出他的想法。
所以,在折家軍還可以抗得住的時候,楊烈並沒有直接加入戰團,反而遠遠的繞到了契丹人的東面。
洺州地界上,北部和東部皆是平原,非常適合戰馬突擊。南部和西部,則是蜿蜒欺負的太行山餘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