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李中易看來,留下對契丹人怨恨無比的幽州漢軍,比一舉消滅他們,從戰略上來講,顯得更爲划算!
不管契丹人多麼會粉飾太平,並且大力提拔重用漢官,卻始終無法解決一個極其要命的根本性問題:其心必異的種族矛盾。
契丹人任用漢官,這就和倭軍利用僞軍一樣,頂多也就是讓僞軍維持一下治安,幫着搜刮一下民間的財稅。
在營州和幽州漢軍展開血腥火併的契丹人,將來如何面對實力並未受到太大損失的幽州漢軍,以及廣大的幽州漢人老百姓,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大問題。
二戰中,肆意妄爲的倭國陸軍和海軍,打贏了不少的戰役,最終卻捱了黑武器的轟炸,就是典型只講軍事卻不講政治的先例。
以契丹國如今的遼闊疆域以及動員潛力,李中易即使把整個幽州地區的契丹軍隊都喫掉了,也絕無可能讓契丹人一戰而滅國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李中易的實力如果受損過巨,很可能回到開封之日,就是身死族滅的開始。
在重創了契丹人,並且埋下了幽州漢蕃之間的仇恨種子之後,李中易挾輝煌的戰功南歸中原,纔有威望和資格去參與掌握大周實權的爭奪戰!
城中的火併進行得如火如荼,城外負責堵截的李雲瀟和劉賀揚,按照李中易的事先吩咐,並沒有逼得十分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