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中易點點頭說:“咱們就在這裏待着,一直待下去,不管耶律休哥是怎麼想的,都不敢輕舉妄動。”他的眼神不經意的掠過不遠處的那異常密集的馬羣。
此次北征,李中易最大的收穫,其實是繳獲了幾萬匹上好的蒙古馬。
蒙古高原上的戰馬,又名古三河馬,後世俗稱蒙古馬。此馬雖然沒有河套馬那麼的高大,短途的衝刺力也較差,但勝在可以粗飼以及耐力持久。
李中易擊敗了拓拔家後,手頭其實已經掌握了河套馬的來源地,戰馬已經不是特別欠缺。
可是,河套馬的缺點,除了不耐炎熱、對氣候的依賴性很強之外,根本不可能在南方羣養。
就本質而言,無法羣養的馬,不可能適應大規模騎兵作戰的實際需要。
道理其實並不複雜,草原上羣養的馬和漢人農戶單養的馬,主要的區別在於沒有“頭馬”。草原上的馬羣習慣了羣體活動,跑起來是不看前方的,只低頭看頭馬的屁股,哪怕是懸崖也會跟着頭馬跑下去,而單養的馬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騎兵大規模作戰,只有草原上生長的馬才適合。
將來,李中易全力北伐的時候,無論是北線戰場,或是西線戰場,都需要騎兵部隊作爲機動突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