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談歸談,打歸打,走歸走,不管和耶律休哥的談判結果如何,李中易只要揹着榆關,就已穩立於不敗之地!
李中易心裏始終保持着足夠的清醒,他之所以能夠在契丹人的地界上,呼風喚雨,縱橫馳騁,根本性的因素是,趁其不備打了個時間差。
如果,契丹人傾其國的精銳撲上來圍攻,別的且不說,單單是掐斷糧道的大規模狼羣戰術,就足夠李中易喝好幾壺的。
凡事都有個度,李中易是個謹慎小心的個性,見好就收的優良傳統,一直保持良好。
就在李中易於大勝之後,果斷趁夜向東疾進的前幾日,東京開封府內發生了一件大事:政事堂相公李筠,竟然暗中逃離了開封。
起因其實一點都不復雜,潞州那邊頻繁傳回急報,由於昭義軍節度使李筠長期被扣留在開封城中,昭義軍衙內都指揮副使劉繼衝,暗中勾結契丹人以及北漢國主,公然起兵反叛。
據報,劉繼衝率領的叛軍,在北漢軍的配合之下,短短的半個月時間內,已經拿下了隸屬於昭義軍的兩座縣城,並且兵鋒直指李筠的老巢——潞州。
主持朝局的範質,那可是修煉成精的老狐狸,他一眼便看破,這必是劉繼沖和李筠一起合謀故意設下的局。
早在周太祖郭威剛登基的時候,李筠已經是昭義軍節度使、檢校太傅、同平章事,可謂是從龍重臣。
此後數年之間,李筠常駐潞州,以奇兵屢破北漢軍,因功加封爲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