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異常可怕的是,榆關掌握在了李中易之手,幽州以東至榆關以西的大片肥沃良田,已經不太可能進行正常的種植生產活動,除非契丹國派出足夠多的兵力,囤於榆關之下。
問題是,這個足夠多很可能是個無底洞,因爲,大周隨時隨地可以從海上增援榆關,或是沿着白溝西逼幽州。
正因爲李中易捏住榆關這個咽喉要地,可謂是打到了契丹國的命門上,所以,契丹人爲了毫無阻礙的繼續南下搶劫,也必定會傾巢來攻。
問題是,南方的漢人原本就擅長於築城和守城,契丹人揚短避長,究竟要拿出多少萬條人命來填這個無底洞呢,這的確是令人無比頭疼的要命問題。
也許是楊炯的這個馬屁拍得頗有些誠意,李中易心裏多少有些得意,原本契丹國擁有馬上優勢,因着榆關這個大bug的存在,其戰略性優勢倒被抵消掉了很大的一部分。
以大周的國力,要想在榆關和契丹國打長期消耗戰,即使傻子也知道,契丹國幾乎沒有任何勝算。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大周因爲李中易征服了西北的党項一族,已經沒了連線作戰的戰略劣勢。
反而是契丹國,從此再也難以輕易南下,否則的話,契丹兵馬剛出幽州,李家軍這邊就就出關西進,兩線作戰的戰略困境一目瞭然矣。
“博約,這談判事宜急不得,且得磨一段時日了!”李中易說的言之在理,楊炯即使再想馬上接回魏王父子,也只能無奈的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