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客觀的說,李中易除了極其重視軍規之外,頗有容人之量,不僅善於用人,也敢於用人。
別的且不去說它,劉賀揚和馬光達都不是最早跟隨李中易的老部下,就資歷而言,遠不及以楊烈爲首的河池鄉軍那一派。
但是,李中易秉承着海納百川的用人邏輯,不僅沒有歧視劉賀揚和馬光達,反而委以一軍之首的重任,他們二人在軍中的地位,也僅次於楊烈一人而已。
更重要的是,從靈州纔開始追隨李中易,資歷不如劉賀揚和馬光達的宋雲祥,也被提拔到了一軍之首的高位,這就足以證明,李中易沒有把他們看外,不分地域和資歷用人才。
當然了,劉賀揚心裏也非常明白,朝廷的詔書雖未明言,卻潛藏着濃濃的忌憚和提防之心。
“朝廷看走了眼啊!”劉賀揚低着頭,暗暗嘆息不已,李中易對朝廷的心思可謂是瞭如指掌,然而朝廷卻對李家軍知之甚少。
如此淺顯易懂的挑撥離間手段,怎麼可能瞞得過李中易的眼睛呢?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劉賀揚感念於朝廷的厚賞而起了異心,在鎮撫系統以及軍法系統的嚴密監視和制約之下,沒有李中易親筆簽押下發的那種帶密碼的軍令,他有可能調得動一兵一卒麼?
想到這裏,劉賀揚下意識的扭頭,瞥了眼跪在身側,卻一直沉默不語的搭檔——第二軍鎮撫使楊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