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起初,捆紮火藥包的用料,用的是油紙。可是,經過反覆的實驗,在點燃引信的時候,油紙藥包有着明顯的弊端:炸膛的炮管內火藥及紙屑殘留過多。
膛內殘留的藥越多,炸膛的風險也就越高,李中易不可能不懂這個基本道理。
基於廢物利用的邏輯,李中易實驗了各種包藥物,最終還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提醒了他要用絲綢。
那天晚上,婢女捧着蠟燭上來掌燈的時候,讓猛然轉身的李中易給撞了一下,蠟燭隨即將婢女的綢裙上燒出了一個大洞,大洞的邊緣並無半絲焦黑的跡象,只是翻卷的厲害。
還真是巧了,一直懷着心事的李中易,當即聯想到了包藥物的上頭。經過事後的實驗,絲綢包的藥包,果然燃燒爆炸的殘留物最少。
楊無雙極度的震驚之後,喃喃自語道:“竟是如此的威力巨大,若是用來轟擊城門,也不知道經得起幾下?”
失敗是成功之母,李中易深信這句話,如果火炮這麼容易就搞成功了,那也不會被稱作是:陸軍之神。
在全球近現代史上,將前膛火炮用得出神入化的第一人,其實是拿破崙。敢於並善於集中使用火炮,尤其是大口徑火炮,讓拿破崙在土倫戰役中大放異彩,並最終橫掃整個歐洲大陸。
李中易的想法其實非常簡單,和契丹作戰的時候,三百米左右的打擊兵器,主要是神臂弩,兩百米附近則由李氏回回炮覆蓋一輪“雞尾酒”。
只是,李氏回回炮固然燃燒威力驚人,在契丹人的快速衝擊之下,有且僅有一輪發射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