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了,除了破壞南京道內各地的春播之外,榆關左近州縣的糧倉,也是李家軍此次傾巢出關的重要目標。
整修以前的榆關,關門狹窄,門洞內僅容五人並排通行而已。如今的榆關城門,並行五輛馬車都綽綽有餘,這就極大的加快了李家軍的出關速度。
關牆前邊,寬約兩丈的壕溝上,早有工兵營的將士們搭好了跳板。將士們剛剛離開城門洞,就按照既定的行軍路線,向左右各自散開,並快速通過厚實的跳板,滾滾向西開拔。
在大軍行進方向的兩翼,由騎兵營的將士們列陣守護着,這也是李中易多年用兵惟謹慎的慣例。
在李家軍出兵之前,往四周的百里外放出精銳斥喉,早就是條令中明定的規矩。
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大軍行進的過程中,最容易遇上契丹輕騎兵的突然襲擊。所以,一直駐紮在城外,反打契丹人草谷的騎兵營,便義不容辭的擔當起了,替掩護全軍行動的重任。
有了騎兵營在兩翼的掩護,在中路行進的大軍,便有臨敵列陣的時間。不客氣的說,只要李家軍列好作戰陣形,那就基本上在立於不敗之地。
歷史上的漢軍和草原蠻族作戰,只要漢軍有時間擺開陣形,蠻子們在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敢捨命去硬攻,而只能採取斷糧道、輕騎襲擾這些所謂的狼羣戰術。
那個永遠無法封侯的李廣,以五千人對抗數萬匈奴騎兵的圍攻,在絕對的兵力劣勢之下,直到弓弩射完,方纔戰敗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