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如果戰敗的俘虜,不受任何懲罰,便直接納入到李家軍中成爲新兵,來得太容易了,反而不會珍惜。
李中易打算先把俘虜們都貶爲奴隸,讓他們喫一些苦頭之後,再從中挑選一些幸運兒出來。那麼,剩下的俘虜有了盼頭,便會賣力的充當苦力,爭取早日擺脫悲慘的命運。
契丹人統治燕雲十六州,已長達三十餘年之久,差不多兩代人的時間了。所俘虜的漢軍,能否堪用,說實話李中易心存極大的懷疑。
並不是說,長得和漢人一模一樣,就是大漢子民。關於這一點,有歷史上已經有先例證明。
北宋聯金滅遼的條件,就是金國獲勝後,歸還燕雲十六州。大太監童貫領軍北上之後,不僅沒見此間的百姓,踊躍歡迎王師收復故土的熱情場面,反而被普遍的仇視和憎恨。
“嗯,李勇何在?”李中易掃視了堂內一週,卻沒見李勇的身影,他便有些奇怪。
“回主公,李勇方纔帶人去搶好馬,讓本司的軍法官給扣下了。”同知軍法司事李延清暗暗鬆了口氣,終於輪到他說話了,趕忙把憋了很久的驚人消息,稟報給了李中易。
軍中,不僅階級森嚴,也是最講究資歷的地方。李延清雖然權勢頗大,地位和品級卻遠不如廖山河、馬光達等一軍之都指揮使。
在公開場合,只有等大將們說完了話,李延清才能稟報他的那一攤子事。
相同的例子則是明朝的錦衣衛,其都指揮使雖然享有密摺奏事之權,也不過是正三品的武將而已,在軍中都督們奏事的正式場合,其連開口說話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