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前,廖山河獨領一軍之時,儘管有着軍法的約束,只要不謀反,日子可謂是逍遙快活。
如今,廖山河待在李中易的眼皮子底下,不僅要帶兵,還要幹許多的雜活,其自由度與以往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李中易將廖山河和李雲瀟對調,既防微杜漸的解除了軍頭坐大之患,又給了李雲瀟一展抱負的機會,可謂是一舉兩得。
廖山河私下授意部下斂財這事,往大處說,足以砍下他的腦袋。往小處說呢,其實也沒啥大不了的,這畢竟不是欲圖謀反。
同時代的任何一支軍隊,戰場上的私人收穫,哪怕是再貴重,也都屬於個人所有,根本沒有一切繳獲要歸公的說法。
不過,李中易對此事的看法,頗有些與衆不同。千里長堤毀於蟻穴的典故,李中易一直不曾或忘。
如果,坐視廖山河私下裏斂財,長此以往,必然會帶壞了軍中風氣,必須未雨綢繆的堅決制止。
若是因爲這麼點事,李中易就機械的執行條令,命人殺了廖山河,他那就不是久經考驗的成熟政客了,而是腦袋被門夾了的傻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這話反過來辯證的看,實際上點明瞭一個鐵的事實:君上心目中的真正忠臣,必須具備不問是非只問立場的基本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