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奇葩的是,原本就是崇禎帝私下裏授意陳新甲和野豬皮聯絡,卻在東窗事發之後,把陳新甲推出去當替死鬼。
也就是從那以後,朝中大臣們再也不敢全心全意的幫崇禎出主意想辦法,面對國難之時,有錢也不肯捐獻了。
此所謂,有亡國之君,必有投降之臣!
在這個沒有網絡的時代,信息的上傳下達,終究還是要靠制度和公文來處理,也就是所謂的文件治國。
以公文治國,也是沒有辦法的無奈選擇。哪怕是最快的插了雞毛的軍情急腳遞,一晝夜之間,頂多也就跑600裏而已,也就是300公里。
如今的大周,尚未將南唐、後蜀以及北漢納入到版圖之中,但就算是這樣,南北的最長距離也有一千一百多公里。
基於現實條件的限制,李中易爲了避免拍腦袋決策,除了通過祕密機關的報告之外,也只能選擇勤快的下基層,及時掌握一線的實際情況,從而對官僚體系形成必要的牽制和威懾。
任何一個掌握着權力的衙門或是軍事機構,不管規章制度多麼的嚴密,都難以抑制其爲了本部門的利益,利用制度無法盡善盡美的空隙,不斷擴權以及擴錢的衝動。
官字兩張口,一張欺上,一張壓下,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
歷代王朝的初期,由於皇帝本人,包括帝國的第二代繼承人在內,大多見識過蟻民被逼急了,揭杆起義所產生的巨大破壞力,基本都會採取緩和階級矛盾的輕徭薄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