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光清,你以歪理邪論矇騙主上,似你這等唾面自乾的侫奸之人,有何面目竊居於高位?”
李中易冷眼看過去,開罵的這個老傢伙名叫楊崇聖,是出身於申州的所謂鴻儒。
申州,也就是今天的信陽市,李中易現在喝的綠茶,都是從此地的山間購得。當然了,李中易愛喝的直泡綠茶,和加鹽加姜的團茶有着很大的區別,一直被排斥在當今士大夫階層的主流茶文化之外。
這位楊崇聖歷任光山縣令、彭城縣令,一路混到了殿中侍御史,卻因爲得罪了範質,早幾年前就被勒令罷官。
等到幼主登基,太后臨朝,範質牢牢的把持着政事堂的大權之後,楊崇聖絕望之餘,憤而來投李中易。
怎麼說呢,和不被“內孔”所認同的孔昆迥然不同,楊崇聖卻是遠近聞名的博學鴻儒,在河南之地的儒門士林,享有很高的聲望。
楊崇聖來投後,李中易基於統一戰線的需要,也給了他很高的地位——平盧觀察使。
官場上,尤其是文官,終究還是講資歷的,也就是需要論資排輩。楊崇聖雖然聲名在外,畢竟投奔李中易的時間最晚,而且此前的官職和差遣,也都遠低於劉金山和孔昆。
客觀的說,李中易不可能讓楊崇聖一來平盧,其地位就高居於老部下劉金山和老同志孔昆之上吧?
然而,儘管已經是楊崇聖此前永遠無法望其項背的高位,他卻始終認爲,李中易這個銅臭子瞧不起人,沒讓他做平盧的文臣之首,絕對是識人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