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
李穆率着軍隊從長安出發,北上雍州,入幷州,直奔雁門而去。
北方的深秋,越靠近邊塞,越是風沙彌漫,衰草連天。
這條北上的將長安、雍州和幷州連接起來的官道,開闢於大虞開國初年,沿途分佈着大大小小數十個郡縣。早年間,曾人口稠密,市井雲集,而今在胡族鐵蹄的反覆踐踏和屠殺劫掠過後,這一路北上,大軍沿途所見,人煙稀少,荒村遍地。道上除了偶爾有幾個拖家帶口、結伴逃難的路人之外,連野狗都餓得瘦骨嶙峋,倒斃路邊。死氣沉沉,荒涼之甚,叫人觸目驚心。
直到半個月後,漸漸靠近雁門,道上纔多了些逃難人的身影。
早兩年,劉建爲穩固西涼的地盤,曾逼迫許多來不及逃走的人舉家遷到雁門郡充實人口,爲自己築城,充當奴役。當時人數萬餘。除了漢人,中間也有氐、羯、鮮卑等族的平民。這兩年間,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只剩千把人了。
戰事雖還沒有到來,但隨着匈奴騎兵雲集雁門,宛若驚弓之鳥的這一千多役民,早已嗅到了戰爭的氣息。即便不逃,也會被徵爲奴兵,等着的,只有死路一條。從半個月前起,這些人便從臨時聚居的方鎮逃亡。許多人自然死在了匈奴兵的刀下,但也有僥倖逃出來的,結伴朝長安方向而去,遇到這支北上的軍隊,得知是李穆的應天軍,如見救星,跪在道旁求助。
李穆命軍醫救治受傷和生病的逃難之人,給其餘人指點去往長安的道路,不分胡漢,一視同仁。這一日,開到一處名爲石口的關隘。
這裏距離雁門,不過只有數百里路。劉建指定的用以交換人質的方鎮,就位於石口和雁門關的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