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維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趙平津心情終於恢復愉悅,脫了外套坐到了沙發上。
西棠從陽臺晾了衣服回來,拉好了窗簾,看到趙平津坐在沙發上,穿一件灰色的細條紋襯衣,身體放鬆地倚在沙發靠背上,右手擱在沙發扶手上,修長如玉的手指微微彎曲,正在有一下沒一下地打着拍子,電視熒幕上播放着音樂會,一個女高音歌唱家圓潤磅礴的聲音在唱:“風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側耳聽——”
那一刻他的臉神色平靜,帶着點兒輕鬆的愉悅。
西棠悄悄地看那張臉,皮膚白皙,瘦削俊美,鼻樑筆直,從側面偷偷看他,下頷的線條冷硬如寒鐵,放鬆下來時整個臉龐如玉般的光澤卻又將他的神色柔化了幾分,他整個人帶着的一種濯濯尊貴的傲氣,那是再好的涵養和修養都掩蓋不住的傲氣。
西棠心底浮起悲哀,不知道爲什麼,這輩子就只能是這樣了,無論多少睜着眼看過寒夜漫漫血光潑天,終究抵擋不過百看不膩的這張臉。
趙平津回頭找她。
西棠趕緊別過目光,若無其事地走了過去,盤着腿坐在沙發上,自己這些年年歲漸長,慢慢開始變得柔軟寬容,西棠也是後來才慢慢懂得他,慢慢地開始地覺得人難得有份赤子之心,趙平津是紅色革命的後代,即便後來上過國外最好的大學,待過國外最好的城市,他偏偏就一直覺得祖國最好,愛喫的食物永遠是中餐,喜歡的城市永遠是北京,她知道這些歌曲,趙平津也知道這些歌曲,但兩個人不同的是,西棠是在電視機和課堂上接受了國家的洗禮和培養,而趙平津是從孩提時代始是在大院文化和祖輩教導之中耳濡目染,西棠學會了理解和尊重他,那是他童年的記憶,更是他家庭引以爲傲的烙印。
以前西棠不是這麼覺得的,她小時候喜歡港臺流行音樂,讀中學時同桌借給了她一盒《回來》的卡帶,她因爲那盒綠色封面的卡帶從此喜歡上了張信哲,後來讀大學時候喜歡西洋流行樂,趙平津自己偶爾也聽搖滾,送給她音樂會的門票,也陪她去過一兩次,但最後對她的品味都只會撇着嘴評論一句,靡靡之音。西棠因着說不清道不明的自卑和自尊,對他那個階層帶着一種天然的反叛精神,她一直喜愛讀書,大學時候自認頗通民國史,動輒評述兩黨功過是非,認爲趙平津既得利益便分不清歷史清白,印象最深的那一次,本來兩個人高高興興去看那場一秒出現一個大明星的超級大電影,結果出來後兩個人在深夜的影院外就劇情歷史爭論不休,怎奈趙平津嘴皮子太好,邏輯清晰旁徵博引頭頭是道,那天他也真就是中了邪了就硬要跟西棠理論起來,西棠氣得鼻子都歪了說他臭不要臉故意歪曲歷史真相,後來說着說着說不過他,撒腿憤怒地跑了半條街,趙平津把人惹惱了,只好無奈去追她,兩個人吵架吵到把在路邊買的雞蛋灌餅都摔了。
如今多年之後,她早已絕口不談政治,也不再評述任何歷史,在一個北京的清涼秋夜,看着她深愛過的男人已過了而立之年,打着拍子在沙發上聽紅歌,內心只剩下了一片荒涼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