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躍馬回明 !
大興墩外全是荒地,韓旭叫人將一些雜草燒掉,土坑填平,弄出了一個不小的校場出來。
五十人被他分爲三隊,每隊均着雙甲,內穿棉甲外套鐵甲,武器則是第一隊使用李春按吩咐打製出來的超長騎槍,第二隊與第三隊則全部使用腰刀。
什麼膛把,紋眉刀,鐵槍,馬槊,鐵鞭,狼牙棒均被棄用,連賀慶雲也被迫將鐵鞭掛在腰間,訓練時也使用騎槍,不過這廝拿着這槍衝過兩次後就讚不絕口,一寸長一寸強,這槍遠遠超過賀慶雲以前認識的騎槍,能及遠就代表能搶得先機,當然要緊的是能掌握好這超長騎槍。每日李春都被第一排的騎手叫過來,重心不停的調整,李春一家都爲此事忙碌,兩家匠戶都和衆人喫一樣的飯菜,頓頓管飽,韓旭又管束衆人不得欺凌這兩家,他們在這墩堡中住着竟是比在遼陽舒服百倍,感激之心溢於言表,做事也比在遼陽時用心百倍。
要緊的是騎隊訓練,韓旭的訓練目標是三隊人進退如一,不論是加速衝鋒還是緩步慢跑均可保持住隊形,這一點尤其困難。
三排人排成了三隊長長的橫隊,各舉兵器控馬向前,待持着旗槍的韓旭下令前行後,數十步後騎隊就開始混亂開來,各人馬速控制很難與同伴同步,或是兩三人能同步,一個橫隊近二十人,跑到幾十步外就跑成了一個斜線,跑到幾百步開外後,各隊的隊形已經完全跑散了。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這樣的騎戰之法,當然也沒有這樣的訓練,明軍的精騎都是家丁,有空隙就隨將領衝鋒,先聲奪人得了利就大砍大殺,若敗便卷旗逃走,便是後金雖有重騎兵,也是佈置在死兵和銳兵之後,相機衝擊明軍兩翼,很少有正面用重騎兵擊潰明軍陣列的戰例,韓旭的這種訓練,可以說完全是按着粗淺的後世記憶在進行,重騎兵進行嚴格的步兵隊列式的訓練,這裏頭學問其實很多,不僅是人員互相間的配合,馬速,風向,陣列,包括戰馬平時的訓練和餵養都有細節上的學問,歐洲國家也是摸索多年才最終成型,韓旭這般練法只能慢慢自己總結,好在知道大體的目標爲何,還不算完全的胡來。
下午時分,望廳上的人報信,不遠處有煙塵泛起,估計有十來人的小隊騎兵往墩堡這裏飛馳而來。
韓旭自己停了訓練,但三排騎兵仍然在繼續練習,幾個沒參練的人搬來了馬的豆料,打開了麻袋口,將豆料傾斜倒在馬食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