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每一次走秀、每一場紅毯、每一場晚會都充斥着看不見的硝煙。關於代言人的選擇,每一個品牌都慎之又慎。憑藉《本能》走紅的莎朗·斯通因爲在汶川大地震後發表了辱華言論被撤銷了迪奧代言人資格,地位一落千丈,今年借《賤女孩》紅遍北美的林賽·羅韓看似風光無限,可她高調愛惹事的性格註定了她永遠無法獲得一線品牌的認可。
品牌等於格調,每一家經受風雨的奢侈品品牌都有着一直秉承的內涵與格調,在代言人的選擇上,他們永遠不會找最美最紅的,他們要的是最合適的。
“需要看看其他品牌麼?”馬丁打開筆記本,“普拉達、古馳已經有了合適的代言人,香奈兒很屬意你,聖羅蘭、芬迪也發來了合同……都不合適?好吧,我覺得迪奧誠意最足,合作的這段時間也沒有什麼令人不滿的事情發生,那就…續簽?”
諾伊和迪奧的新合約一直持續到2008年下半年。那個時候諾伊剛好30歲,就好萊塢女星的發展前景看,30歲是一個分水嶺。
是走上神壇還是淪爲陪襯?迪奧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諾伊也很好奇自己那個時候的發展會是怎樣。
和迪奧續約後,諾伊的代言邁向了一個新臺階。事實上在她出道之後,無論事業成功與否,馬丁都沒有亂接影響她形象的代言。他極力把諾伊塑造得高大上,在諾伊依靠《記憶碎片》、《毒品網絡》等片嶄露頭角時他拒絕了一大波低端代言……而在諾伊事業登上高峰的今天,馬丁的睿智與冷靜終於體現出來。
至少和諾伊同齡的女星中,還沒有誰擁有比諾伊更高的商業價值。諾伊的電影票房、演技和商業代言遠超同齡女星,這也是她最大的優勢。
2004年的尾聲,《娛樂週刊》對一年來好萊塢明星的商業價值做了一個總結,諾伊在一衆女星中拔得頭籌,而她的優勢並不在於電影票房,而是諾伊在各個方面都具有領先優勢,這纔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