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仙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爲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峯。
而其中明代宣德年間燒造的青花瓷,以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藍sè,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著稱於世,其燒造技術達到了中國青花瓷的巔峯。
明王世xg《廣志繹》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爲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
《景德鎮陶錄》評價宣窯瓷器有“諸料悉jg,青花最貴”之說,其藝術成就被稱爲“開一代未有之奇。”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記有“宣窯之美爲有明一代冠,不但宣紅,宣黃彪炳葉已也,即青花、五彩各器併發明極多,鹹爲後代所祖……。”
這些評價,都在述說着宣德御窯瓷藝方面登峯造極的成就。
此件青花罐,內壁光素無飾,頸飾折枝花,肩及近底處飾蓮瓣紋,腹部主題圖案爲牡丹、茶花、蓮花、菊花等纏枝花卉,線條流暢自如,形態妍美怡人。
罐腹所繪纏枝花卉紋,又稱爲“萬壽藤”,因其結構連綿不斷,寓有“生生不息”之意。構圖疏朗自然,留白得當,避免了纏枝紋飾常見繁密侷促之弊病,筆觸細膩,雖見工緻卻不落於媚弱,在濃淡相抹中獨顯宣青之豪邁氣概。
胎釉溫潤,寶光內蘊,真有一種歷數百年而風采依舊之感,與穠美蒼妍之青花相得益彰,是爲佳瓷之品格。底足中心施白釉,青花雙圈內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兩行楷書款,樸拙蒼健,古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