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仙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琛應了一聲,就戴上手套,小心的拿起錦盒裏的那隻小碗,仔細觀察了起來。
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因燒造於鈞州而得名。它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於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
鈞窯胎質細膩,釉色華麗奪目、種類之多不勝枚舉,有玫瑰紫、海棠紅、茄子紫、天藍、胭脂、硃砂、火紅,還有窯變。器型則以碗盤爲多,但以花盆最爲出色。
楚琛手中的這件鈞窯小碗,口徑應該在八、九厘米左右,器型規整,端莊大方。其釉色厚潤,色澤依器型的轉折而豐富多變,口沿與外壁爲玫瑰紫,燦若晚霞,絢麗奪目而變化無窮。
這種釉色的動人表現,就是鈞窯最大的特點。其原理就是,它在釉中加入微量的銅,在還原的高溫氣氛下,使釉燒成青中帶紅的紫紅色釉,如雲霞般變幻不定、美妙燦爛,這種釉色就是著名的鈞紅。
但它並不是純正的紅色,裏面有着程度不同的紫色。鈞紅的品種有海棠紅、玫瑰紫,還有一種因爲燒得不理想而成爲紅中帶黑或帶灰的叫“騾肝馬肺”,這一技法在陶瓷史上還是第一次,意義重大。也正因爲如此,所以鈞瓷才顯的如此珍貴。
接着說楚琛手中的這隻小碗,它的內壁施以天藍色釉,靜穆湉謐,與外壁的熾烈瑰麗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此冷暖色調的搭配符合美學的原則,折射出工匠們的巧思和當時皇家的審美品味。
楚琛仔細觀察這隻鈞窯小碗,通過對比之後,最後確定,這應該就是北宋年間御窯燒造的一隻鈞窯小碗。最後,爲了安全起見,他還用異能檢驗了一下,結果也和他的判斷一樣。
把碗重新放到錦盒內,楚琛微笑着說道:“我覺得這隻小碗,應該是一件北宋年間的真品。”
劉老聞言,饒有興致的說道:“哦,那你能不能給我們說一下,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