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仙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銅奔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後蹄上,怎麼能保持平衡?這是一個難題。藝術家有意使馬的頭和頸往後收縮,讓重心儘量後移。同時使踏燕的後蹄儘量前伸,讓馬的支撐點和重心正好在一條垂直線上。
再加上向前後伸出的兩條腿和揚起的尾巴。不僅使馬在整體上保持了平衡,而且使馬的造型更加優美。
這樣一來,以燕襯馬,讓飛燕與奔馬的速度有目共睹,活靈活現的表現出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
如此大膽而奇妙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精湛的工藝。讓楚琛他們欣賞過後,忍不住拍案叫絕。
楚琛他們觀賞完“馬踏飛燕”沒一會,工作人員就通知他們,秦教授已經到了。
楚琛他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一個房間,房間裏面擺放着許多文物。這些文物許多應該都是剛剛出土沒多久的。只見好幾位工作人員正在小心翼翼的清理着文物,他們的神情特別的專注,連楚琛他們進來,頭都沒有抬一下。
楚琛他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秦教授身邊。只見他正在欣賞着一件青玉勒子。
勒子,又稱“蠟子”。有圓勒子和方勒子兩種,是掛於胸前或腰間的玉飾,可單獨掛,也可與其他玉飾組合掛。
楚琛看到,秦教授手中的那件青玉勒子,表面有土沁,通體雕多組變形夔龍紋,兩端對鑽一細長孔用以穿戴,保存狀態完好。
觀飾紋的樣貌和雕刻手法,楚琛認爲這應該是一件戰國初期青玉勒子,聯想到這次的任務,再看到這件青玉勒子的坑口特徵和皮殼特徵,他覺得這很可能和之前那隻白玉鼎是一個坑口出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