喫仙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以眼前的就對鬥彩雞缸杯而言,光以繪畫的風格和精細程度來說,如果是清仿的,那最大可能是康熙年間的仿品,不過至於到底如何,那還要上手之後才能知道。
楚琛鄭重的把杯子從盒子裏面拿到手中,他首先觀察的就是底心,只見內寫有青花雙方欄內楷書“大明成化年制”雙行六字款,字體看起來有些歪斜不正。仔細觀察,每到筆鋒轉處則稍慢,停筆時都會出現鑽料集中的情況。
看到這種獨特的款識,讓他心裏不禁一震,因爲從款識上看,這並不是牛局長所說的清仿,而是成化本朝的款識。
縱觀成化一朝寫款皆是這種稚嫩略顯笨拙的年款,這也是成化瓷器的一大特色,而且仿起來不易。明代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有成化款之仿作。仿品的色彩和款識與真品雖有相近之處,但仍有破綻可尋。
明時的仿款顯得筆畫粗重,排列稀疏,圈欄過大,與成化款的筆法貌似而筆力不同,色彩也濃而不豔,只有雲朦、氣泡與成化窯相似。而清三代仿品款較明代仿款爲優,特別是在調配顏色和款識寫法上,與真品甚似。
不過,成化真款都顯有一層雲朦,有氣泡如珠,字體青花色晦。而清代仿款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出雲朦很淡,氣泡不勻,字的青色亦顯渙散,胎色微透黃或白色閃青,底足釉砂相連處少微黃色。
因此,以款識來判斷,這隻杯子很可能就是成化雞缸杯。
楚琛沒想到,手中的杯子居然有可能是件真品,這讓他禁不住雙手都有些個發顫。
要知道,近數十年以來,成化雞缸杯前後只有三次出現在拍賣會上,皆爲太倉仇氏釋出,分別見於香江蘇富比1980年秋拍“太倉仇氏抗希齋珍藏瓷器專場一”第31號拍品和1981年春拍“太倉仇氏抗希齋珍藏瓷器專場三”第429號拍品。
成交價已經是528萬港幣和418萬港幣,其中一件後現於香江蘇富比1999年春拍第409號拍品,成交價更是驚人的2917萬港元,成爲當時我國古代瓷器成交的最高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