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嗯,這個時代一定是還沒有第一個喫螃蟹的故事——也或許是有故事了,但是沒有傳播開來,畢竟這世道還不是信息爆炸時代。張誠拿着大龍蝦這麼想着,後世的養殖龍蝦可很少有這麼大的——作爲外國水田危害之一的麻小就更別提了。
將龍蝦用鐵桶蓋住的張誠想一想,其實外國人喫的真心苦逼,暗黑大英帝國料理就是把魚、土豆、麪粉來回來去的折騰。法國人強的有限,認爲鵝肝和松露就是了不得的美食了——張誠也喫過兩次法國大餐,感覺就這麼回事。
意大利的馬可波羅至少把中國的麪條帶給了意大利人,雖然改叫意大利通心粉,其實真心沒什麼區別。俄羅斯人是能將麪包、黃油、魚子醬、鹽、牛肉燉土豆喫一輩子的主——如果有伏特加就更好了,不愧是號稱戰鬥民族。
像中國人一樣炒幾個家常菜對於德國人或者美國人來說,那真是要了親命了。科技的發展也沒帶來太多的改變,如果說有改變的話,那就是很多年青一代的西方人變成了微波爐的孩子,不論飯菜放進去熱一下幾分鐘就可以拿出來喫了。
“又咬鉤了。”水手喊着拉了一下,又說:“這次是大魚。”
張誠幫着水手將麻繩拉到軲轆上面,然後兩個人飛快的搖動軲轆將大魚拉了上來。拉上來的大魚卻不是張誠印象中那樣背後有魚鰭的大白鯊而是三尺長身體扁扁的形狀像蒲扇一樣的鯊魚——當然是鯊魚,拉上來的時候這位嘴裏的牙齒還在撕咬着麻繩和鐵鉤。這麼兇猛的性情在其他魚類中可不多見。
張誠搜了一下以前看過的魚類介紹,想起了這位的名字脫口說:“扁鯊。”
和張誠一起釣魚的水手纔不管這個叫什麼呢,根據經驗知道這個魚好喫就行了,水手拔出腰間匕首,一刀插在扁鯊的頭部,將其釘在甲板上後對張誠說:“再來這麼十幾條,晚上就有的喫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