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餅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許蓮所住的正三間坐北朝南,與內院大門相隔半個跨院,東西兩側立着兩排兩間的居所,分別喚作寧心閣和雨花閣,許蓮見屋子都空着,便問這是預備作什麼的。
作爲現行導遊的饅頭方纔介紹的時候還說了一大串不帶歇口氣的,此刻卻有點卡殼:“是預備殿下日後納側妃用的。”
這下輪到許蓮卡了。
果然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時代啊,側妃的居所除了採光差點,規制方面幾乎可與她的正三間比肩,最重要的離前院比她近啊。
側妃和她一樣同佔一個妃字,身份方面不是莫氏張氏之流能比的,如果日後進來一個出身不凡,顏好手段又高的側妃,最好還是太子的“真愛”,那她就真的心塞不止於一點點了。
過了她的正三間是後小半個跨院,東宮的最北面,也是坐北朝南的一排小房子,只不過建得稍矮了些,和她的住處挨的也盡,冬天基本就不要想曬太陽了,俗稱後罩房,是張氏和莫氏這些姬妾們住的地方,有名分的住得好些,沒名分的住得差些,據說還有伺候過太子的宮女住在裏面。
許蓮沒往那去,又不是走親戚串門子,過去讓人拜拜再你好我好地姐姐妹妹一番,隨便看了一眼就回房了。
夏荷正好也回來了,帶回了張孺子vs韓嬤嬤事件始末。
張氏出身不高,榮縣縣丞的女兒,延平十年宮女採選時入宮,那時東宮叫的出名號的姬妾僅有莫良娣一人,皇后覺得伺候太子的人太少,便選了姿容尚可的張氏,抬了孺子的名位送來伺候太子。
因是皇后賜的,太子寵了她一段時日,張氏倒並未因此恃寵生嬌,反而擔心來得時日太早,也不是什麼傾城之貌,早晚會被太子拋在腦後,因而謹小慎微地與莫氏,與一衆宮人交好,她爲人圓滑,說話風趣,在東宮風評一時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