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餅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離了行宮喫食上頭變得萬分不順遂的許蓮最近好苦惱。
宮廷膳食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恨不能一道菜給你做出一百零八道工序來,然後上菜的時候就可以就其做法說出一大堆門道來,貴族們喫着聽着,一邊感嘆:老子過的生活就是這麼的低調奢華有內涵,連道燙青菜都有這麼多講究。
很可惜的,許蓮是個粗人,心煩起來讓膳房做個烤全羊端上來也是有可能的,對這種精細的喫食接受無能,那麼精細的東西量還少,放進嘴裏砸吧幾口就沒了,從前也不覺得有什麼,量少嘛就多喫點補回來嘍,可是去了趟行宮,讓高師傅的手藝把嘴給養刁了,回宮了怎麼喫都差點意思。
倒也不是說宮裏的大廚水平就差了,喫食的合味與否與廚師和食材兩個因素有關。許蓮上輩子是生長在沿海城市的娃,從小不缺喫魚蝦螃蟹,自穿後京裏喫的少,可以說是戒了十幾年了,行宮裏頭地利之便,直接讓她開了個大葷,當然是有後遺症的,從來不痛經的她,回宮後第一次姨媽期疼得死去活來。
宮裏時鮮很少有,因爲怕主子喫爽了供應不上被咔嚓,巧婦還難爲無米之炊呢,食材方面就先輸了,其次是御廚都是爲延平帝服務的,派到東宮的二把手居多,原本她還想把高師傅帶回宮,結果人家對如此的誠意邀請表示十動然拒,年紀大了,折騰不動了,推薦了他的徒弟小李子給許蓮。
說起小李子,名字有意思,叫李菊福,當時是春桃爲高師傅傳的話,笑點略低的許蓮一聽是這名字,差點笑岔了氣,當即表示要見見這人,小李子就被領着來了磕了個頭。
按理說廚子在油腥氣十足的膳房待得久了,那味道嗅都嗅飽了,不會特別饞喫的,小李子估計年輕,高師傅大展身手的時候總忍不住貪一點嘗兩口,喫成個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子,再憨憨一笑,和胖阿福倒是像了個十足,許蓮一見就挺中意的,但還是對他的名字很好奇,
結果小李子說,小時候家窮兄弟多,喫不起飯,沒辦法才把他送進宮做太監,原先還沒大名,就一個諢名阿菊阿菊的叫着,分別前父親纔給他起了這麼個大名,希望以後能有福氣。
這麼喜感的名字背後居然有一個悲傷的故事,許蓮本來還想給他改名的,也作罷了,默默覺得雖說犧牲這一個保全其他孩子對小李子來說有點殘忍,但他爸沒給他取個名叫李蓮英就還是愛他的。
話說回來,小李子可愛雖可愛,手藝比起高師傅來還是差點,再加上宮裏沒有那麼多可以讓他發揮一下的食材,做出來的膳食也是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