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酒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當然,伊籍這麼做,也是事先跟劉備商議好的,劉備的目的就是爲了分化荊州的兵馬,只有這樣,他纔有機會以少勝多,進而佔據整個荊州。
伊籍按照劉備的指示,在跟劉琦回返江夏的途中,又商議掉頭去攻打了一個地方,便是江陵郡。
江陵太守原本就是蔡瑁本人,但此時的蔡瑁正在襄陽處理有關劉表的善後事宜,並不在此地,劉琦等人兵臨城下,採用威脅、恐嚇加遺書招降的方式,不斷展開心理戰。
江陵的守將搞不清誰纔是真正的荊州之主,但劉琦怎麼說都是劉表的長公子,向他妥協,也不會遭受世人的唾罵。
於是乎,本着給自己留條退路的原則,並不想跟劉琦發生衝突的江陵守將,竟然帶着此處的五萬水軍,不戰而逃,沿着水路去了襄陽。
劉琦終於找打了些自信,變得精神了很多,提出讓鄧義和劉先率部留在江陵防守,自己帶兵繼續回江夏駐防的決策,倒還算是靠譜。
儘管江陵這位守將把兵馬係數帶了回來,無比惱羞的蔡瑁還是殺了他,原因十分簡單,江陵郡,也就是南郡,南臨長江,北依漢江,不但是軍事要地,還是荊州的糧草重地,蔡瑁多年經營,裏面的糧草輜重數量難以統計,如今江陵失守,豈不是要斷了荊州的錢糧?
蔡瑁等人隨即召集兵馬商議如何奪回江陵,大將文聘卻託病不出,蔡瑁又怕這邊行動,劉備會趁機來襲,到底還是將此事給拖延了。
荊州似乎陷入了一派亂象,王寶玉不想在此是非之地久留,便準備要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