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類似木雕這樣的傳統手藝,學習三年纔算入門。五年勉強算是小成,十年纔敢說完全掌握了這門技術。但是其中的辛酸苦累,真的可以用血淚交織來形容。現代人生活比較富足,謀生的行業也更多樣化,自然少人願意喫這份苦頭。
“羅大師,我覺得你也不用太擔心這問題。”
方元卻有不同的意見:“我覺得傳統手藝不會沒落,更加不會失傳。就像你說的,喜歡木雕作品的人數不勝數,這是一個十分龐大的市場。只要有市場,有需求,自然有人願意去做,去學,怎麼可能消亡得了?”
“沒錯。”包龍圖深以爲然:“市場經濟決定一切,發現木雕作品商機無限,恐怕不用羅大師你教,都有人自己摸索學習了。開始的時候,或許有些粗製濫造,但是發現精品更值錢,他肯定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這是一個循環,經濟規律的循環。”
“你們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羅秋沉吟起來,若有所思點頭。當下也沒繼續說下去,而是引着衆人把樹根搬到他的工作室中。
羅秋的工作室十分寬敞,一個窗明几淨的大廳,只有幾隻椅子和一張桌子,以及一個架子,其餘也沒有什麼雜物。不過在架子之上,卻是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工具,有斧子,有錘子,有鋸子,最多的還是大小不一的刀具。
不用多說,這些工具就是羅秋工作時候使用的傢什了。俗話說人巧莫如傢什妙,三分手藝七分傢什。看一個人的手藝怎麼樣,只須觀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有個大概瞭解,而從工具的保養情況,也能看出這人的素質高低。
此時,方元打量各式工具,眼中充滿了欣賞之意。這些工具的刀尖刃口,無一不是錚明瓦亮,在燈光下閃爍寒光,鋒芒畢露。而且從工具的把柄情況來看,肯定是被人經常使用,都已經磨出了厚厚的包漿,透出光潤細膩之色。
總而言之,無論是工作室乾淨整潔,還是工具擺放整齊的狀況,都有些出乎方元的意料,畢竟在他的想象之中,雕刻師工作的地方,應該是比較雜亂纔對。
“丸子,快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