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無和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表態有時就是反對,百里無忌心中很清楚。
徐世銘不表態是因爲他反對,但是被百里無忌屢戰屢勝,數次化險爲夷的氣勢所壓制,心中雖想反對,但又無證據,所以不表態。
李弘皋、拓跋常二人不表態是因爲不敢表態,畢竟剛剛換了領導,心中忐忑。
雖然徐世銘與梁震所想一樣,對上次“清官運動”有異議,但百里無忌認爲,梁震做爲一個前唐進士,思想必有其一定的侷限性,在梁震心中,豪族不能得罪,政權應該建立於各地豪強的擁護之上。但在百里無忌心中,他想建立的是一個豪強與百姓共存共榮的國度,無忌不仇視豪強,在他心裏,豪強依舊是國家的精英,但絕不能因爲精英而使普通百姓失去成爲精英的機會。而百里無忌崛起於慶州,身邊還沒有固定的朋黨,手中掌握着絕對的軍事力量,正合適下狠手對楚國的官場政局進行血性的切割,爲將來奠定穩定的政治基礎,正所謂越是新興勢力,改革的阻力越小,“清官運動”必須重演。
而此時,高從誨死亡訃告的到來,暫時中斷了“清官運動”的討論。
這高從誨怎會突然病死了呢?幾個月前自己借道南下時還好好的……。
百里無忌派李弘皋代表自己前去江陵弔唁。
六月初一。
蜀國皇帝孟昶下旨贈高從誨尚書令,諡文獻王。同時冊封其子高保融爲南平王、荊南節度使,節度原荊南三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