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無和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指揮使以上的將領皆待在京城,只是名義上統領軍隊。
並且,百里無忌制訂律法,以駐軍、新軍各自體系,每三年輪換各部都指揮使之職,以防止形成小山頭。
光復十六年開春。明國經過文武兩場巨震,開始進入了新的一頁。
五月,百里無忌將八萬御林軍縮減爲六萬。仍舊分爲四軍分駐金陵府四面。
由百里義總領六萬御林軍,而百里康則爲着卸甲歸田之事與百里無忌爭論了整整一晚上,但依舊拗不過百里無忌。
次日,百里康被冊封爲明國參謀院第一任院令,掌控明國四十萬新軍。
而百里無忌不顧孫仕旭的反對,將其納入了朝廷文官體系,接替其父親孫光憲原來的官職。成爲明國丞相之一。
六月,百里無忌下旨遷都開封。金陵府降爲陪都。晉升王樸爲明國丞相,由此明國三相分別爲徐世銘、孫仕旭、王樸,爲新舊權力的交接提前打下基礎。
而百里無忌並沒有去開封,對於百里無忌來說。開封府不再是自己下半輩子的終結之地,百里無忌開始將明國的內政大權完全置於中書省下,並將各地駐軍的軍權一併置入中書省下。之所以還沒將新軍的軍權完全置入參謀院,是因爲百里無忌的視野裏,還有一個讓他耿耿於懷的地方,那就是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