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皇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不經意的巧合,讓歐洲諸國的大人物們,錯誤的估計了清國步槍的普及率,從最初的一成,到最終的七八成,這樣的誤解,對楊猛來說是多麼美麗的誤會?
雖說清國百姓佩戴的槍支,在各方人物眼中,都是屬於軍隊的淘汰貨,但步槍終歸是步槍,其殺傷力是毋庸置疑的,清國官方統計的人口是四億,即使按三成的普及率來算,清國也有一億多支步槍散落在民間,這對歐洲諸國來說絕對是個災難,這一億多百姓,在清國皇帝的眼中,只是百姓而已,但在懂行人的眼中,這些就是未經訓練的軍隊吶!
一億多軍隊,不管其年齡層次多麼雜亂,也不管其戰鬥力如何,這樣數量的軍隊,都是不可戰勝的,太多!
想到了這些,以英法德三國爲首的大人物們,只有在夜裏淌冷汗的份兒了。
歐洲使節團的組成,給了歐洲衆人辨別真僞的能力,對各國的高層來說,他們寧可不要這樣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帶來的結果就是,這一路走來,歐洲使節團所看到的清國百姓,都是在進行着正常的活動,完全不是被安排在沿江一帶的。
這一趟旅程之中,許多意外的航程,都是由俾斯麥、斐迪南、格萊斯頓指出,清國的楊公爵安排的,對於三人這樣的要求,楊猛也樂得滿足,凡是駁船通航的水域,全部都是楊家的勢力範圍,帶槍的人多也不是什麼稀奇事兒,楊家勢力,除了農莊就是武裝,武裝人員要訓練農莊的百姓用槍,沿途看到的槍支多一些,也就不是什麼刻意之舉了。
這些對楊猛來說,只能算是個意外之喜,真實性差的遠呢!真正要定鼎沙俄局勢,這些還不夠,廣州的鐵甲艦,纔是真正定鼎大局的物事,有了這一批鐵甲艦,才能真正打消某些人的覬覦之心。
到了廣州楊猛也不急着帶領歐洲諸位見世面,第一件事,就是帶着英法德三國的大人物,去米利堅使館會見米利堅國務卿蘇厄德。
此時,米利堅那邊已經人頭打成了狗腦,先進的武器,先進的火炮,先進的彈藥,都是米利堅南北雙方所缺少的東西,數量以百萬計的紙殼德萊賽,就是楊猛第一樣要出口的軍火,,只不過是需要沙俄那邊首先來驗證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