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行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本來這個典故也只是傳說,並沒有多少文字記載,可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曹雪芹先生在《紅樓夢》的第三十一回中又把“妒嫉”與“醋意”聯在了一起。
原文是這樣寫的:“襲人聽了這話…,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們的不是。’晴斐聽她說‘我們’,自然是她和寶玉了,不覺又添了醋意……。”
經曹先生這麼一寫,《辭海》中對醋的含義又加上一條:“因嫉妒而感到心酸。”“喫醋”被引申爲“嫉妒’也由此而來。
明代傳奇《燕子箋》也有“他二位只管捻酸喫醋,不成個模樣”的記載。
衆所周知。在男女兩---性---關係方面如果產生嫉妒的情緒,甚至出現爭吵、打架的現象。俗稱“喫醋”或“捻(捻)酸喫醋”。那麼爲什麼把嫉妒和食醋聯繫在一起呢?尋根溯源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稱爲“獅吼說”。近代的一些典籍持此說。其主要依據是《在閣知新錄》關於“世以妬(同妒)婦比獅子。《續文獻通考》載:‘獅子日食醋、酪各一瓶’,喫醋之說本此。”
明代博學家李日華在《紫桃軒又綴》中說過“正德中(公元1506~1521年)。獅子房二號日食活羊一隻、白糖四兩、羊乳二瓶、醋二瓶……”說明獅子確有食醋的習慣,那麼獅子食醋又與妒婦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還有一個關於“河東獅吼”的典故。
佛教經典稱“獅子吼則百獸伏”,所以佛家用“獅子吼”來比喻佛祖講經聲震寰宇的威嚴。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一個朋友叫陳季常,他妻子柳氏是一個嫉妒心很強的女子,每當陳季常宴客,並有歌女陪酒時,柳氏就用木棍敲打牆壁,把客人罵走。
平時陳季常很喜歡談論佛事,事後蘇東坡借用獅吼戲喻其悍妻的怒罵聲。作了一首題爲《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的長詩,其中有這麼幾句:“東坡先生無一錢……只有雙鬢無由玄。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仗落手心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