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行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惰性是一種心理狀態。就是做事拖拖拉拉,愛找藉口,虛度時光而碌碌無爲,而人的計劃、理想、抱負就在這拖拉與藉口中變成了泡影。一個人一旦貪圖安逸,並積習成性,就會給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舉例說:當某人考試成績不理想後。心裏計劃要好好學習,在下次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但每次準備學習的時候,都因爲離考試時間還久遠、或今天約好朋友出去玩等藉口未開展學習,最終下次考試依然未能取得好成績。這就是惰性帶來的一個簡單的負面效果。
如果說惰性是一個負面詞彙,那麼就這個詞來說大部分人都有惰性,但這並不是一個有多麼可惡的詞彙,需要的是一種認知,認知的是惰性的本質,千萬不要被一些書本式的陳詞濫調模糊了雙眼。
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常常會有以下的表現:
1、你打算做一件事情。但就是遲遲不行動。與此同時,有更吸引你的事,使你顧“此”失“彼”。
2、有時埋怨自己拖延時間。但總爲拖延找藉口。
3、你也覺察到拖延時間的害處,可仍在拖延已經決定要做的事。
4、有時勉強幹一件事,幹了一部分,還需要再努力才能完成時,你卻放棄努力。
5、什麼事都一拖再拖,無休止地拖下去,結果一事無成。
6、你也爲以拖延的“惡果”引以爲戒,也決心下不爲例,但舊病復發。而使自己陷入又一輪的“感情折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