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正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於是不管是汝南的黃巾軍還是潁川的黃巾軍,面對着陳國這個日益興旺的地區只能流着口水乾瞪眼,但是你讓那些頭目去陳國找事,劉寵絕對會告訴你什麼叫做保土安民這四個字。
那麼,李書實接下來的行程就非常的明確了,那就是遠離豫州主戰場潁川東部地區位於豫州最西端的有一個封國――沛國。
說起沛國就不能不先提一提沛國中的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沛縣。
沒錯,那裏就是後來劉備和呂布都待過的小沛城的所在地。也恐怕是演義之中描寫的與現實之中差距最爲巨大的一座城池。估計以爲可以與之媲美的恐怕只有那個被羅貫中強行拆分的汜水關和虎牢關以及被羅貫中使用夸父召喚術不知道般到哪裏的滎陽了。
別的不說,作爲大漢高祖皇帝老家的沛縣難道不會被重點照顧麼,即使是血脈關係已經無法準確考證的東漢王朝爲了表示自己對於西漢王朝的繼承關係同樣對於這裏開展了比較大規模的修復工程。
甚至在原本的歷史之中,原本龐大的沛國被譙郡侵佔大半之後沛縣又重新成爲了新沛國的中心地帶。只不過沛國唯一的問題就是他距離泗水的位置太近了,所以經常被決口的黃河順着泗水河道氾濫而淹沒,所以統治者只好將沛國的治所遷到南邊比較安全的相縣。
所以沛縣的城池規模絕對不小,但是由於經常被黃河光顧,再加上東漢末年各地動亂,沛國又曾被大宦官王甫的侄兒禍害過,所以沒有能夠來得及修理罷了。
說道這裏我們又不得不提一下某位在演義之中以正面形象出場的長者陶謙。作爲堂堂一名徐州刺史後來的徐州牧,卻將劉備安排在豫州的沛縣而毫無壓力,由此可見這位陶刺史可真的不是像三國演義之中所說的那樣是個仁人君子。就更不用提這位刺史大人在黃巾之亂時期那些煽動盜匪自立爲皇,暗中支持盜匪搶劫州內不服自己的富戶豪強等等。
所以說怨不得人家曹操一聽老爹被殺就直接把矛頭對準陶謙,這不光是因爲陶謙是袁術的盟友,更是因爲他陶謙之前的前科可以說是罄竹難書。所以別說那個張?還是陶謙的部下,哪怕張?只不過是陶謙治下的一股盜匪估計曹操照樣要懷疑到陶謙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