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正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備前往益州,既是因爲作爲內應的張松對其的邀請,同樣也是源於皇帝劉協打算趁此難得良機,打算用劉備作爲槓桿,看看能否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解決益州自從劉焉開始出現的割據傾向。當然如果趁機再能解決那些越來越不安分的西南夷就更是錦上添花。
可是劉備對這個任務其實是並不怎麼看好的。
想要讓大軍挺近西川,對於現在的大漢來說主要有三條路線可以選擇。
其一是由關中翻越秦嶺,過漢中或者武都-陰平小道進入四川盆地腹地。其二是由南陽順漢水逆流而上,經房陵天險攻取漢中,然後以漢中爲跳板。西出陽平關,接下來白水關、葭萌關、劍閣、甚至還可能遭受到來自西邊的涪水關與涪縣守軍的共同夾擊。
當然,如果選擇走陰平小道順涪水南下,同樣避不過那涪水關的阻攔。而如果你對涪水關之於陰平小道的作用並不太清楚的話,那麼提起涪水關的另外一個名字江油關,恐怕就不會讓大家感覺陌生了,因爲若非另一個位面的歷史上守衛此地的馬邈或貪生怕死,或能力堪憂。只怕鄧艾想要成就那一番不世之功還需要多出不少坎坷來。,而也恰因爲馬邈的不堪,襯托出了他夫人李氏的剛烈,卻可惜所託非人,也只能以一死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傷痛。
至於這第三條路,便是順着長江逆流而上,過魚復扞關(原名江關,兩漢交替時公孫述心腹李熊以此關可以扞東面之地保巴郡門戶,故以昔日楚肅王於今長陽縣西部爲抵擋古蜀國所築扞關爲喻,到後來反而因爲魚復那一堆亂石頭成了正朔)入巴郡。至於之後怎麼選擇,那就是個人喜好的事情,不過如果從順利得到補給的角度講,還是繼續沿着江邊走比較好。
這三條路都不容易。
頭兩條路都需要穿過各種險途,與各種雄關進行鬥爭,一個不小心就是被包餃子的結果,又或者是被堵在雄關之下幾年也動彈不得。而第三條路同樣不容易,因爲沿途要麼需要穿過山地叢林區,與那些隱藏在山林中的蠻人和夷人打交道;要麼沿江而行,全都是人口稠密區。固然容易得到補給,但卻也同樣駐守着大量的部隊,而且成分極爲複雜,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捅了馬蜂窩。那滋味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
而且這還沒有算上漢中這個獨立王國的態度,以及益州南部被稱爲“南中”的廣大區域裏那些大大小小的豪強們,可以說如今的益州完全就是一鍋大雜燴。
在劉備看來,對於這樣的局面,最好的方式便是派出部隊,最好能夠從北方和東方兩路夾擊。若是再能有一些益州內部的帶路黨作爲引導和臂助,或許才能徹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