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安靜之一 (第3/7頁)
宿星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班的時間到了。易晚可以離開了。
他在教室裏又發現了自己散落一地的東西,還有桌上的塗鴉痕跡——其實易晚不懂,爲什麼在他的桌子上塗鴉這件事會讓那些孩子感到興奮。他們會在易晚站在被塗鴉的桌子時,像一羣小野人一樣舉着雙手、興奮地四處奔跑和轉圈,就像原始社會圍着篝火轉圈一樣。
易晚又想到一個塗畫本上的說法。人的基因有排他性。在上古時期,智人和尼安德特人之間發生過曠日持久的戰爭,尼安德特人和智人長得很像,於是就誕生了“恐怖谷”這一概念——對於智人來說,那是一種長得像你、又不是你、卻會把你撕碎的生物。萬年過去,尼安德特人已經消失殆盡,但排異的本能依舊被植入了智人的DNA裏。人們會下意識地抱團、排斥和自己相似又不同的生物。因此,這些孩子在奔跑,就是這種優秀的自保基因在發揮作用。他們奔跑轉圈圍觀他的樣子,也和原始世界圍繞篝火的動作一脈相承。很有意思的巧合,這說明人從古至今,即使環境科技改變,他們本身也從來沒有變過——在人人總強調“動盪”是不好的社會里,這一點是不是值得讓人慶幸?
易晚應該爲他們感到高興的。就像班主任說的:“你的心裏要有這個社會,這個社會纔會接納你。你的心裏沒有這個社會,就別怪這個社會處決你。”
他於是在地上一件一件地撿自己的東西。過程中有一個小男孩過來,他於是期期艾艾地說易晚有個東西被他們扔到了“某個地方”,易晚可以跟着他去拿。其實易晚看見他是在門外被那羣嬉笑着總是丟掉他的東西的男孩們推出來的,他也知道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小男孩會帶他去“某個地方”,易晚會在那裏被施加新的惡作劇——比如被抓着手去摸“大衛”雕像的生殖器,然後他們會在旁邊大笑着說易晚滿腦子黃色——一個禁忌又可以用來羞辱人的詞彙。他們幹過很多次這種事,屢試不爽。
但易晚也是可以學習到這種套路的。這次他搖頭說不。
孩子們走了。易晚不知道他們怎麼能從這種活動裏一直獲得快樂,明明大多數時候易晚什麼表情都沒有。他於是又開始想尼安德特人。
有幾樣東西不在教室裏。易晚發現教室的窗戶開着。他探出頭,發現東西被扔了下去,比如他的空書包。
易晚不喜歡東西被扔下去。樓下是花壇,書包會沾上泥濘。嬸嬸看見了又要罵——是的,易晚的父母還是離婚了。他的父親以在外地工作的名義,先是週一到週五把易晚扔到叔叔嬸嬸家。後來,他乾脆節假日纔會回來了。
但很多時候事情就是這樣無可奈何。無論是節假日纔回來的父親,還是一直在爲社會的穩定性做出貢獻的那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