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卻的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更何況你能指望這些拿數據比賽的人,能有什麼藝術審美?曾經還有點“繪畫”感覺的“針線畫”現在比賽用的模板,完全就是電腦隨機一張明星海報或者風景照片
當時才五歲左右的寧樺被這幾乎枯燥的過程直接催眠。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寧樺已經讓辰開始篩選和記錄所有“針線畫”的程序。把針法記錄下來。去掉人工做不到的一些針法。比對各種針法效果。
說實在的,要不是當初那個喫飽了撐的的程序員搞這種藝術創作。
刺繡這件事還真麻煩了,這可是不能靠辰解決的。
誰都知道機器人或者智腦,哪怕他們智能再高,唯一做不到的事情就是創新。
而靠人類研究的話,恐怕又是個有生之年了,要知道,現在辰列出的基礎針法就高達四百多種。而這種畫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二十種。
等等,這麼一想的話,刺繡這種東西在未來竟然是這些冰冷機械眼裏只有代碼的程序員搞出來的……
寧樺突然覺得一個激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