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清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最快更新漢瓦 !
劉備也是一頭霧水,趕忙蹲下身去問劉澤。髡刑?劉澤懵然未知,這種刑法他可是聞所未聞。劉備指着頭髮問他怎麼回事?劉澤這才恍然大悟。這短寸是幾天前剛剛理的,挨着頭皮也就幾毫米的光景,古人可是不理髮的,講究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不敢毀傷,毀之則視爲大不孝。髡刑就是割掉犯人的頭髮和鬍鬚,於其說在上不見得有多大傷害,但在精神層面上,無疑是對受刑者的一種摧殘和羞辱。
三國時有一段衆人皆知的秩事,就是曹操割發代首的故事。曹操座騎受驚,踩壞了百姓的麥田,按他規定的法律就得處斬,但曹操不能死呀,所以就上演了一出割發代首的戲劇。後世的人一直據此來詬病曹操,引爲曹操作爲奸雄的佐證,拿一截頭髮來糊弄人。現在看來,倒是大錯特錯了,古人對頭髮的重視程度和後人是不一樣的,曹操不能將自己斬首隻能退而求其次,處以了下一等的刑罰——髡刑,所以“衆軍皆驚”,此後軍法森嚴未有敢犯者。
但劉澤可有些爲難了,如果說實話估計後果很嚴重,但不說實話,又如何才能解釋的通短髮的來由?他腦筋一轉,有了——
“我跟隨師父一直生活在深山之中,師父他老人家篤信佛教,剃度做了和尚,說頭髮是三千煩惱絲,想要六根清淨,就須得剃度皈依佛門,我雖然不解其意,但也遵從師父之命剃掉了頭髮。”
公孫?目光中露出一絲驚異之色,問道:“令師真得通曉佛法?”
劉澤心中暗想,這個二公子對佛法如此上心,莫不是他也是對佛法有興趣?
“回二公子,家師洞中藏有經書數百卷,家師常常誦讀。家師常吟‘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是無一物,何事惹塵埃’,還常說什麼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類的話,只是在下愚鈍,難解其意。”劉澤還真不太懂什麼佛法,不過說幾句後世通用的佛語倒也不算太難。
公孫?面露驚喜,再無懷疑,急急地問道:“想不到令師竟然是精通佛法的得道高僧,卻不知令師現在仙駕何處,小兄弟可否爲在下引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