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清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貓撲小說www.mpzw.tw),接着再看更方便。
劉澤嘆道:“趙太守爲國盡忠,承受着喪母喪妻之痛,大義凜然,破敵於陣前。我大漢朝如果多一些象趙太守這樣的好官,何愁鮮卑不滅,胡虜不滅?”
三人嗟嘆了一會兒,公孫瓚告辭離去回營覆命。
三日後,三軍縞素,護送趙老夫人和趙苞妻子的棺柩出城安葬,萬人同哭。
趙苞長跪與母親墳塋前,泣道:“食祿而避難,非忠也;殺母以全義,非孝也。如是,有何面目立於天下!”而後仰天長嘯,吐血數升。公孫?急忙召醫匠救之,但趙苞肝膽俱碎,已是無藥可醫。
所有的士兵和百姓都哭了,就連劉澤也不禁爲之落淚。爲抗外敵,舍孝而求忠,破敵之後,捨身而求孝,忠爲至忠,孝爲至孝,但如此忠孝豪傑,卻鮮爲後人所知,令人悲嘆。
公孫?只得將趙苞與其妻合葬一處,向朝庭表章具呈詳情。柳城事畢,公孫?率大軍返回遼西郡城。公孫瓚也要同去陽樂,自然劉備和劉澤便一同前往。
去陽樂,一百八十里的路程,只能是騎馬了。看着馬伕牽過來的馬,劉澤頭皮便發麻了,馬鐙並不是鐵製的,而是從上面垂下兩道繩索,繫着一塊窄窄的木板就算是馬鐙了,而且只是單邊的,想必只是爲了方便上下馬而已。所謂馬鞍,更是簡陋的可以,只是一塊布包系在馬背上。這能騎嗎?想想公孫瓚及白馬義從就是騎在這樣的馬背上縱橫馳騁,他們又是如何做的呢?
公孫瓚看出劉澤的窘狀,哈哈大笑道:“賢弟莫不是沒有騎過馬?”